[实用新型]一种树脂再生废水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45993.8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6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谢绍勋;毛学军;安延龙;罗家星;黄祥;吕圣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奥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72 | 代理人: | 杨文华 |
地址: | 3243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脂 再生 废水 预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树脂再生废水预处理系统,包括废碱液罐、废酸液罐和预处理罐,所述废碱液罐和废酸液罐分别通过出液阀和出液管路与预处理罐相连通,在所述废碱液罐和废酸液罐上分别设置进液管路和进液阀,在所述预处理罐上设置了絮凝剂加入管路,在所述预处理罐的底部设置排出管路和排液阀,所述排出管路与压滤机相连通,压滤机的液体出口连通至污水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减少污水处理负荷及成本,并利于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而且设备简单、投资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离子交换器的树脂再生废水的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离子交换是糖醇生产过程中常用的处理技术,用以除去料液中的盐离子,稳定料液pH值。同时,离子交换器中的交换树脂可以辅助过滤料液中的固体杂质、吸附色素。但树脂交换量一定,到达其设定的交换量后需要使用酸或碱对树脂进行再生处理。树脂再生处理的废液中含有所吸附的离子、色素等杂质,当pH低时,不利于处理废液中的金属离子,需要额外加入4.5%氢氧化钠溶液对其进行pH调节,添加量约1:2~3(体积比),这无疑增加了污水处理负荷和处理成本。
现有处理离交再生废水的方法有化学反应沉淀、生化法、膜过滤以及FENTON试剂法等。如公开号为CN10397970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酸碱再生废水系统及方法,是利用酸碱再生废水经过精处理后在废水池内混合,由CO2调节pH,超滤系统除悬浮物,再经过反渗透后进行分类回收。又如公布号为CN103755082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资源回收系统,采用两级反渗透加电解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并回收。再如公开号为CN10508463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树脂再生废水的处理工艺,采用了包括沉淀、气浮、过滤、反渗透、浓缩、电解等步骤对废水进行处理。以上三种工艺,存在工艺长、设备投资多等缺陷。此外,曹小兵在离子交换系统废液产生与处理(《冶金动力》2019年第8期,总第234期,第60~63页)中公开了通过调整系统运行方式和废液处理结合来处理废水,但在实际生产中,通过系统调控只能错开各生产线再生时间,无法减少排放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树脂再生废水预处理系统,将一定范围pH值废酸、碱液分别收集后混合,以高pH废碱液替代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低pH废酸液,从而实现调节pH,再通过加入絮凝剂以降低废液中金属离子含量,同时减少污水处理负荷及成本,并利于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整套系统的设备简单、投资少。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树脂再生废水预处理系统,包括废碱液罐、废酸液罐和预处理罐,所述废碱液罐和废酸液罐分别通过出液阀和出液管路与预处理罐相连通,在所述废碱液罐和废酸液罐上分别设置进液管路和进液阀,在所述预处理罐上设置了絮凝剂加入管路,在所述预处理罐的底部设置排出管路和排液阀,所述排出管路与压滤机相连通,压滤机的液体出口连通至污水处理系统。
进一步地,在所述排出管路上还设置排液泵。
进一步地,在所述出液管路上还分别设置出液泵。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阀为进液手动阀。
进一步地,所述出液阀包括出液手动阀和出液气动阀。
进一步地,所述排液阀为排液气动阀。
进一步地,在所述废碱液罐和废酸液罐上分别设置第一液位计和第二液位计。
进一步地,在所述预处理罐上还设置pH计和第三液位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树脂再生废水预处理系统利用树脂再生的废碱液和废酸液进行混合,废液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后,其pH得以降低,当pH值降到设定范围时,加入絮凝剂,使得废液中的金属离子以及固体杂质被絮凝沉淀,减低废液中金属离子含量,再对絮凝后的废液进一步压滤,压滤后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459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