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药封包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46367.0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24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梁海亚;邬浏欢;周建平;陆琼;田敏;汪敏亚;王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核心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3 | 代理人: | 尤莹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封包 | ||
本实用新型的中药封包包括:设有空心水凝胶微针的给药层,防止中药袋内的液体不受控地溢出的防水袋体,所述防水袋体侧壁设有供置换所述中药袋的防水开口,设置在所述防水袋体外侧的加热袋,覆盖于所述加热袋和所述防水袋体外周的保温层。该中药封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仅可防止中药渗出污染衣物等,还可有效提高用药效率,降低用药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药封包。
背景技术
中药封包疗法通过将药物放进布袋加热后,在人体局部,利用温热之力使得体表毛孔扩张打开,从而使得药物渗透入经络、血脉以发挥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强筋壮骨、行气止痛等作用,近些年深受推广应用,但是仅仅通过毛孔扩张后给药,药效缓慢,为了达到效果,通常延长使用时间或者大剂量给药,这些方法会给患者和医院都带来不便,归根结底在于仅仅通过毛孔给药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中药封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药封包,包括:给药层,与所述给药层防水连接形成一腔体的防水袋体,所述腔体用于承放中药袋,设置在所述防水袋体侧壁的防水开口,设置在所述防水袋体外侧的加热袋,设置在所述加热袋内且与电源线电连接的电加热体,设置在所述加热袋外且与所述电加热体电连接的加热控制器和设置在所述加热袋内且与所述加热控制器电连接的感温器。
进一步地,所述给药层包括朝向外侧设置的空心水凝胶微针和固定所述空心水凝胶微针的载体。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水凝胶微针的长度为100~300um。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水凝胶微针为圆锥体形貌。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水凝胶微针为直圆锥体形貌和或斜圆锥形貌。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封包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中药封包的固定端。
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体为石墨烯加热体。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封包还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固定于所述防水袋体与所述给药层的相连接处,覆盖于所述加热袋和所述腔体外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中药封包包括:设有空心水凝胶微针的给药层,防止中药袋内的液体不受控地溢出的防水袋体,所述防水袋体侧壁设有供置换所述中药袋的防水开口,设置在所述防水袋体外侧的加热袋,覆盖于所述加热袋和所述防水袋体外周的保温层。该中药封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仅可防止中药渗出污染衣物等,还可有效提高用药效率,降低用药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实施例一中中药封包的结构示意图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给药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空心水凝胶微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中中药封包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中中药封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给药层;3—防水袋体;2—中药袋;4—电加热体;5—加热袋;6—感温器;7—加热控制器;8—防水开口;10—固定端11—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中医院,未经宁波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463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双向钻孔的工件加工用数控钻床
- 下一篇:一种除静电的纺织品收纳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