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放渣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47026.5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2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方伟;葛海根;汪宁;黄煌;吴井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4 | 分类号: | F23C10/24;F23J1/00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项磊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水冷 放渣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放渣管,包括水冷管,所述水冷管的入水端连通有风室下集箱,且水冷管的出水端连通有风室上集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降低出渣内管使用成本,确保了出渣内管的使用寿命,通过套管与出渣内管之间做组成的水冷仓,并与水冷管内部进行连通,使得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并入水冷风室的水循环系统内部,借助水冷循环大幅降低出渣内管的工作温度,确保出渣内管能够采用比较普通的耐热钢管代替奥氏体不锈钢管,降低成本,同时出渣内管的均匀降温,降低锅炉故障率,另外出渣内管通过水冷风室,使得一次风流通的过程中能够带动锅炉灰渣产生的热量,减少锅炉灰渣热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循环流化床锅炉出渣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放渣管。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工业化程度最高的洁净煤燃烧技术。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流态化燃烧,主要结构包括燃烧室和循环回炉两大部分,与鼓泡流化床燃烧技术的最大区别是运行风速高,强化了燃烧和脱硫等非均相反应过程,锅炉容量可以扩大到电力工业可以接受的大容量,循环流化床锅炉已经很好的解决了热学、力学、材料学等基础问题和膨胀、磨损、超温等工程问题,成为难燃固体燃料能源利用的先进技术;
常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放渣管,由于工作温度很高,极限时达到1000℃左右,所以必须采用高合金奥氏体不锈钢的管材,造价昂贵,而且由于工作性质问题,温度急变较多,容易产生应力疲劳进而开裂,同时传统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放渣管一般设置在风床的下部,也就是水冷风室中,仅采用冷风室中的冷气进行降温,降温效果较差,实用性较低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放渣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放渣管,以解决现有技术防渣管降温效果差的缺陷。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放渣管,包括水冷管,所述水冷管的入水端连通有风室下集箱,且水冷管的出水端连通有风室上集箱,所述水冷管环形缠绕所围成的空腔为水冷风室,所述水冷风室的内部设置有出渣内管,且出渣内管穿过水冷风室,所述出渣内管的外侧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两端与出渣内管之间密封,且套管与出渣内管之间设置有水冷仓,所述套管通过下部管接头与靠近风室下集箱一端的水冷管连通,所述套管通过上部管接头与靠近风室上集箱一端的水冷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水冷仓的内部设置有导流片,且导流片的形状为螺旋状,所述螺旋叶片固定在出渣内管的外侧,且螺旋叶片的外侧与套管的内侧贴合。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外侧均匀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平行于风向,所述散热片靠近进风口一端与套管之间的距离小于散热片另一端与套管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凹槽,且散热片的制作材料为铜铝合金,所述凹槽的两端皆与散热片顶部表面的两端导通。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顶部的凹槽皆设置有六组。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两端与出渣内管之间采用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降低出渣内管使用成本,确保了出渣内管的使用寿命,通过套管与出渣内管之间做组成的水冷仓,并与水冷管内部进行连通,使得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并入水冷风室的水循环系统内部,借助水冷循环大幅降低出渣内管的工作温度,确保出渣内管能够采用比较普通的耐热钢管代替奥氏体不锈钢管,降低成本,同时出渣内管的均匀降温,降低锅炉故障率,另外出渣内管通过水冷风室,使得一次风流通的过程中能够带动锅炉灰渣产生的热量,减少锅炉灰渣热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水冷仓内部导流片的设置,通过导流片螺旋状的设置,增加了水流的停留时间与流动率,提高了对出渣内管的降温效果,套管外侧散热片的设置,能够提高套管的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局部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470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学检验用标本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折叠电水壶耐折性能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