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元件高密度装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49859.5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5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吴曼乔;商学谦;张志龙;张鹏宇;潘红九;孙宝亮;郭灵犀;郑宇;杨晨;许宝芝;李勇;董元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德路通(石家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0 | 分类号: | G02B7/00;F21V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元 高密度 装填 装置 | ||
1.一种多元件高密度装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遮光外壳、盘形支架组件、转轴、镜片套筒以及多个元件支架;
所述盘形支架组件能够绕所述转轴的轴心线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第一遮光外壳内,所述转轴的两端伸出所述第一遮光外壳;
所述盘形支架组件的周向设置有多个所述元件支架;
所述元件支架设置有用于安装光学元件的腔体、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入光孔和出光孔;
所述第一遮光外壳设置有与所述入光孔位置对应的第一透光孔和与所述出光孔位置对应的第二透光孔;
所述镜片套筒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遮光外壳的内侧面,并与所述第二透光孔的相对;
所述第一透光孔、所述入光孔、所述腔体、所述出光孔、所述镜片套筒以及所述第二透光孔形成光线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件高密度装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形支架组件包括沿所述转轴的轴向依次排列的第一盘形支架板、盘形支架本体以及第二盘形支架板,所述第一盘形支架板、所述盘形支架本体以及所述第二盘形支架板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元件支架安装于所述盘形支架本体的外周面;
所述盘形支架本体和所述元件支架被夹设在所述第一盘形支架板与所述第二盘形支架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元件高密度装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形支架本体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延伸;
所述元件支架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形状配合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槽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元件高密度装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为燕尾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元件高密度装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形支架本体与所述第一盘形支架板和所述第二盘形支架板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元件高密度装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形支架本体、所述第一盘形支架板以及所述第二盘形支架板均设置有多个减重孔;
所述盘形支架本体、所述第一盘形支架板以及所述第二盘形支架板均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转轴的中心轴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元件高密度装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两端部均螺纹连接有防松螺母。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多元件高密度装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外壳为由前板、后板、侧板、透光侧板、盖板以及底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箱体结构;
所述透光侧板上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所述第一透光孔;
所述前板上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所述第二透光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元件高密度装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孔设置于所述元件支架背离所述转轴的一侧表面;所述出光孔设置于所述元件支架朝向所述镜片套筒的一侧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元件高密度装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透光孔的中心轴线垂直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元件高密度装填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元件支架均匀分布于所述盘形支架组件的周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德路通(石家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德路通(石家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4985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筒子纱印染用支撑座
- 下一篇:一种使线束扁平化、保护线束且可以固定的线束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