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液反应釜接口加强型球冠形微孔橡胶膜弹性供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50881.1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2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生;周杏花;季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10/00 | 分类号: | B01J10/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洪玲 |
地址: | 24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接口 加强型 球冠形 微孔 橡胶 弹性 供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液反应釜接口加强型球冠形微孔橡胶膜弹性供气器,该气液反应釜接口加强型球冠形微孔橡胶膜弹性供气器,包括冠形微孔橡胶膜、支撑盘、连接盘、密封圈和加强套,所述球冠形微孔橡胶膜套在塑料支撑盘上,支撑盘设于连接盘的顶部,连接盘的中心设有通孔,该通孔外周的连接盘向下延伸构成接口,通孔外周的外侧设有加强套;本实用新型具有连接盘接口强度高;又不改变原设计尺寸,与原产品具有通用性;另外加强套是钢板冲压成型,制造成本低,虽然增加了整个连接盘生产工序,但连接盘总生产成本增加很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液反应釜用供气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液反应釜接口加强型球冠形微孔橡胶膜弹性供气器。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化学反应器,其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需求进行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以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反应功能。反应釜既可进行匀相反应,又可进行多相反应,其内部一般都有搅拌装置,可以使反应器中反应区的反应物料的浓度均匀。反应釜的种类很多,按照加热/冷却方式,可分为电加热、热水加热、导热油循环加热、远红外加热、外(内)盘管加热等,夹套冷却和釜内盘管冷却等;根据釜体材质可分为碳钢反应釜、不锈钢反应釜及搪玻璃反应釜(搪瓷反应釜)、钢衬反应釜;按照反应材料分为液固、气液、液液及气固液等反应。
气液反应在化工生产中很常见,如苯甲酸的生产就是在甲苯溶液中通入空气氧化反应而生成苯甲酸。对于气液反应釜,一方面要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等)、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使反应符合工艺要求且稳定;另一方面需要让气液充分混合,提高反应速度和效率。为了使气液反应釜中气液混合更均匀,技术人员设计了各种不同的结构。另外也有技术人员采用多小孔供气的方式来减少气泡尺寸,提高同等供气量情况下气泡数量,从而增加气液接触的表面积,提高反应速度和反应效率。
采用球冠形微孔橡胶膜弹性供气器的气液反应釜具有供气量大、搅动性强、阻力小、高效低耗、运行可靠、不堵塞、耐老化、防腐蚀、寿命长等优点;此外大量细小的气泡大大增加了气液接触的表面积,加快反应速度,提高反应效率;另外供气时大量小气泡的强自搅动作用,不再需要配置常规气液反应釜的搅拌装置,可以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在使用过程中,有部分用户反映存在球冠形微孔橡胶膜弹性供气器接口处断裂问题。经分析其原因是供气器连接盘与管网接口处是整个供气器薄弱环节,在受到较大的外力撞击时,可能会导致连接盘底部靠近密封圈的接口位置断裂,而正常使用过程不会发生断裂现象。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拟对球冠形微孔橡胶膜弹性供气器进行改进设计,以提高连接盘接口强度。常规设计常用选择方案如下:1、对连接盘接口进行重新设计,增大尺寸及壁厚,但重新设计要更改尺寸,一方面会导致原连接盘注塑模具报废,要重新设计和制造模具,既费时间,费用也高,较大的增加制造成本,另一方面会导致新产品与原产品接口不一致,影响零部件通用性。2、采用高强度的材料制造连接盘,由于材料的价格很高,同样会导致产品生产成本的急剧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前有所述两种方案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气液反应釜用接口加强型球冠形微孔橡胶膜弹性供气器。借鉴塑钢门窗中型材空腔内钢衬(加强筋)的方法,提出了另一种改进方案,即对连接盘接口内部用金属加强套强化,这样既能使连接盘接口强度获得很大提高,又不改变原设计尺寸,与原产品具有通用性,而且加强套是钢板冲压成型,制造成本低,虽然这个方案增加了整个连接盘的生产工序,但对连接盘总生产成本增加很少。因此这个方案明显优于前述的两种常规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学院,未经铜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08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