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套铣可流通防砂扶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51102.X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4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赵益忠;梁伟;魏庆彩;陈雪;贾维霞;王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董庆田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套铣可 流通 扶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套铣可流通防砂扶正器,包括扶正器基管本体,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套在扶正器基管本体外部,保护套内壁与扶正器基管本体外壁之间构成容纳腔,容纳腔内填充滤砂体,所述扶正器基管本体、保护套均开设径向通孔。所述扶正器基管本体、保护套开设的径向通孔均与容纳腔连通。所述滤砂体为树脂胶结砂体。本实用新型可以允许地层产出液通过,增大了流通面积。同时易于套铣施工,提高了打捞成功率,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和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天然气开采井防砂用的扶正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易套铣可流通防砂扶正器。
背景技术
目前石油天然气开采井应用的防砂管柱,无论是悬挂滤砂管防砂,还是砾石充填防砂,都需要在滤砂管管串中加入扶正器以便于管柱下入过程中居中,从而防止筛管在入井过程中磕碰损坏。目前所用的扶正器只是考虑了其扶正作用,即保证其在滤砂管入井过程中,保持管柱居中,从而防止管柱磕碰损坏。在防砂管柱结构中,一般每根滤砂管带一个扶正器,而扶正器只具有扶正作用,流体不能通过,这势必会影响油层产液进入筛管的流通面积,影响油井产能。同时,常规的铁质扶正器在管柱后期打捞过程中无法套铣,造成打捞困难。因此,作业现场急需一种易套铣可流通的防砂扶正器,从而兼顾了增大渗流面积和易于后期打捞的目的。
申请号:201820985022.1是一种可压缩式防砂井扶正器,可有效解决石油工业防砂井充填后期、在打捞套铣人工砂墙的施工中,防砂筛管扶正器对施工的不利影响。一种可压缩式防砂井扶正器包括压缩式扶正块、上部容纳腔体和下部容纳腔体,将上部容纳腔体和下部容纳腔体与基管焊接,压缩式扶正块安装在上部容纳腔体与下部容纳腔体之间的基管外面、卡于上部容纳腔体与下部容纳腔体中。有效保护了防砂管柱不会从接箍处倒开,显著避免了后期的打捞施工工序,同时有效缩短了套铣施工的工期,节省了作业费用,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和应用价值。
申请号:201420586890.4一种防砂管柱砂体扶正器,包括:中心管(1)、扶正体(2)。其特征是:所述防砂管柱砂体扶正器的中心管(1)上、下两头均设有外螺纹,中部设有圆环与两端圆锥台环叠加而成的扶正体(2),扶正体(2)上对称设有四个过流道(A)。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油田油、水井作业下各种防砂管施工管柱扶正,到防砂周期需进行更换防砂管施工时,捞获防砂管柱后如有遇卡可以加大负荷将扶正体挤碎从而解卡,如遇卡严重可以倒出卡点以上的防砂管,下入套铣筒将扶正体一起铣掉,铣碎的石英砂随入井液循环出地面,减轻了修井工作量,提高了作业井工作时效,降低作业成本。
申请号:201620856264.1是一种防砂井扶正器,适用于井下充填防砂施工井。本扶正器包括扶正块和中心管,中心管与扶正块之间通过固定键连接,扶正块由拼装块拼装,拼装后的扶正块的上端部留有易碎口。本扶正器按照设计要求连接到管柱中下井。在充填井防砂管柱上安装本扶正器,可以保障大斜度井和直井内的防砂管柱始终居中,防砂期间保持砂浆平稳流动,有效提高充填效率。后期套铣施工过程中,可使套铣筒在短时间内套铣通过扶正器,避免卡钻,节约了套铣施工费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申请号:201620438579.4公开一种复合结构可套铣扶正器,包括钢体中心管(1)、支撑体(2)、固定环(3),所述支撑体包括自溶性支撑翼(21)和刚性保护壳(22),其中自溶性支撑翼由可水解材料制成并通过刚性保护壳(22)与固定环(3)固定在钢体中心管(1)中部,所述刚性保护壳(22)由金属材料制成并覆盖在自溶性支撑翼(21)的外层。本实用新型即可保证扶正效果,同时也方便套铣施工,有效避免了防砂管柱打捞复杂化甚至大修作业。
以上公开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产生的有益效果均与本发明不相同,针对本发明更多的技术特征和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有益效果,以上公开技术文件均不存在技术启示。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11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伪装网端部紧固装置
- 下一篇:垃圾处理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