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碟式分离机的机盖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51419.3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5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牟富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巨能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B7/02 | 分类号: | B04B7/02 |
代理公司: | 江苏漫修律师事务所 32291 | 代理人: | 赵臻淞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碟式分离机的机盖,下壳为具有L形轴向横截面的圆筒,下壳上方固定有上壳,底部内侧固定有下盖,下壳、上壳、下盖之间形成第三空腔,第三空腔位于下壳的L形转角处的内壁面与下盖的内壁面上方为整体畅通的集渣区,下壳在位于L形转角处对应集渣区设置有与之连通的出渣口。本实用新型的集渣区整体畅通,在这个区域内的料渣可以毫无阻碍地通行,使得从喷嘴口部排出的料渣会全部沉积到集渣区;下壳、下盖上方的区域整体畅通,沉积在下壳、下盖的上表面的料渣全部都可以通过出渣口排出,避免了出现料渣沉积死角而沉积料渣影响转鼓的运行,保证转鼓的使用寿命,确保转鼓的旋转速度,保证固液分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碟式分离机的机盖。
背景技术
离心分离是在液相非均匀体系中,利用离心力的作用进行液液分离、液固分离的方法。蝶式分离机是沉降式离心机中的一种,利用离心分离技术实现物料的分离。
碟式分离机的转鼓下部外周设置有多个喷嘴,料渣从喷嘴排出后,沉积到机盖上相应的集渣区内,从相应的排渣口排出分离机。现有的碟式分离机的机盖如图1所示,下壳1的上方固定有倒扣碗状的上壳2,下壳1的底部内侧固定有锥台形的下盖8,转鼓3位于下壳1、上壳2和下盖8的内部;下壳1伸入上壳2内的截面为倒L形隔板9的端部贴近转鼓3,如图2所示,隔板9与转鼓3之间具有间隙10,间隙10避免隔板9干涉转鼓3的旋转运动,转鼓3与隔板9、下盖8之间形成第二空腔12,转鼓3与隔板9、上壳2之间形成第一空腔11,隔板9与下壳1内壁面之间为集渣区6,下壳1上对应集渣区6开设有出渣口7,转鼓3内的料渣13从喷嘴5排出后,沉积到集渣区6内,从出渣口7排出。碟式分离机的由于转鼓3及喷嘴5做高速旋转运动,料渣13刚从喷嘴5口部排出时,由于惯性的作用会保持运动的状态,在第一空腔11内旋转;少量颗粒较小,重量较轻的渣粒在旋转运动的过程时,在颗粒较大、重量较重的颗粒的撞击下,容易出现紊乱的运动状态而在第一空腔11内乱飘,在乱飘的过程中会从间隙10落入第二空腔12内,沉积到下壳1、下盖8上。由于第二空腔12与集渣区6、出渣口7之间被隔板9隔开,沉积在下壳1、下盖8上的料渣13不能通过出渣口7集中排出,形成了料渣沉积死角,随着碟式分离机运行时间的积累,料渣沉积死角内沉积的料渣13越积越多,料渣13厚度越来越厚,如图1所示,当厚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料渣13会与转鼓3的下表面接触,与转鼓3下表面发生摩擦,这不仅会使转鼓3发生磨损,降低转鼓3的使用寿命,还会使转鼓3的旋转速度降低,进而使转鼓3内的悬浮液旋转速度降低,则悬浮液产生的离心力会相应变小,这样有可能使得一些颗粒较小、重力较轻的固体颗粒没有产生足够的离心力往转鼓3的鼓壁上沉积,而随着液体一起向上运动,从出液口排出,造成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没有能够充分地被分离,影响了分离机的固液分离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碟式分离机的机盖在下壳、下盖之间存在料渣沉积死角,沉积的料渣会磨损转鼓,降低转鼓速度、影响固液分离效果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碟式分离机的机盖,避免料渣沉积死角,保证转鼓的使用寿命,确保转鼓旋转速度,保证固液分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碟式分离机的机盖,下壳为具有L形轴向横截面的圆筒,下壳上方固定有上壳,底部内侧固定有下盖,下壳、上壳、下盖之间形成第三空腔,第三空腔位于下壳的L形转角处的内壁面与下盖的内壁面上方为整体畅通的集渣区,下壳在位于L形转角处对应集渣区设置有与之连通的出渣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转鼓位于机盖内,集渣区位于转鼓与下壳、上壳、下盖之间的所有区域整体畅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巨能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巨能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14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