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产水性聚氨酯沾合剂的控温静态混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51686.0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52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朱义成;邹智;高寅;马素德;戴书瑞;纪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百瑞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1/00 | 分类号: | B01F11/00;B01F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杜梦 |
地址: | 211600 江苏省淮安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产 水性 聚氨酯 合剂 静态 混合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水性聚氨酯沾合剂的控温静态混合器,涉及到水性聚氨酯沾合剂生产领域,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轴的一端,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箱体的内部对称设置有竖板,两个所述竖板靠近齿轮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齿轮条,所述齿轮通过齿轮条与竖板啮合连接,所述竖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机、转轴、齿轮、竖板和齿轮条的配合设置,能够使搅拌轴和搅拌桨的上下移动,能够增加搅拌轴和搅拌桨与原料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使得搅拌轴和搅拌桨对原料的搅拌更加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性聚氨酯沾合剂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水性聚氨酯沾合剂的控温静态混合器。
背景技术
聚氨酯胶粘剂是指在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或异氰酸酯基的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分为多异氰酸酯和聚氨酯两大类。多异氰酸酯分子链中含有异氰基和氨基甲酸酯基,故聚氨酯胶粘剂表现出高度的活性与极性。与含有活泼氢的基材,如泡沫、塑料、木材、皮革、织物、纸张、陶瓷等多孔材料,以及金属、玻璃、橡胶、塑料等表面光洁的材料都有优良的化学粘接力。目前现有的生产水性聚氨酯沾合剂的控温静态混合器的搅拌桨是固定的,搅拌桨与原料的接触面积是固定的,导致混料效果不佳。
因此,发明一种用于生产水性聚氨酯沾合剂的控温静态混合器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水性聚氨酯沾合剂的控温静态混合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生产水性聚氨酯沾合剂的控温静态混合器还存在混料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产水性聚氨酯沾合剂的控温静态混合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轴的一端,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箱体的内部对称设置有竖板,两个所述竖板靠近齿轮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齿轮条,所述齿轮通过齿轮条与竖板啮合连接,所述竖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箱;
所述电机箱的底端依次贯穿箱体的底端和罐体的顶端并位于罐体的内部,所述电机箱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底端贯穿电机箱的底端并位于罐体的内部,所述搅拌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搅拌桨。
可选的,两个所述竖板的顶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位于箱体的顶端内壁下方。
可选的,所述箱体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竖板远离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远离竖板的一端与滑轨滑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箱体的底端中部和罐体的顶端中部均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电机箱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罐体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罐体的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位于搅拌桨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罐体的下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可选的,所述罐体的另一侧下端固定连接有取料管,所述取料管的内部安装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机、转轴、齿轮、竖板和齿轮条的配合设置,能够使搅拌轴和搅拌桨的上下移动,能够增加搅拌轴和搅拌桨与原料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使得搅拌轴和搅拌桨对原料的搅拌更加高效。
2、本实用新型通过滑轨和滑动杆的配合设置,能够对竖板起到限位作用,能够防止竖板晃动,同时也能够满足竖板的移动,通过通槽的设置,能够满足电机箱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百瑞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百瑞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16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