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刀闸状态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52017.5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5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高永昊;陈钦文;马金辉;刘家金;钱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16 | 分类号: | H01H9/16;G01R31/3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刘娜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状态 采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刀闸状态采集装置,包括:转动部分,刀闸开关的刀闸控制杆与转动部分连接;传感器和感应元件,传感器和感应元件中的至少一种的个数是多个,且传感器检测到不同的感应元件时或者相同的感应元件被不同的传感器检测到时,传感器发送相应的分闸信号或合闸信号,以指示刀闸开关的工作状态,其中,传感器和感应元件分别设置在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上,且传感器和/或感应元件位置可调节地设置;指示结构,指示结构与转动部分连接且与转动部分同步转动;标识结构,标识结构至少包括分闸状态标识和合闸状态标识并对应设置在固定部分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GIS刀闸位置双确认检测结构设置不合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闸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刀闸状态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生产、使用中,GIS刀闸是一种常见的设备。在电力行业推广的“一键顺控”系统中,对刀闸的分、合状态提出了二次独立信号源检测、确认的要求,这一要求一般简称“刀闸位置双确认检测”。
GIS刀闸的分、合控制一般都采用刀闸控制箱进行。工作中,刀闸控制箱接收远方的电信号后启动刀闸控制箱内的电机,经传动系统后驱动GIS刀闸的开关输入杆旋转,从而操作GIS刀闸完成断路或合闸的动作。刀闸控制箱在进行操作后立即对外反馈出其操作机构的位置的电信号,即GIS刀闸分、合的一次反馈信号。同时GIS刀闸也设计有机械目视信号,机械目视信号一般采用分合指示牌对外显示,该指示牌的安装位置非常接近或直接位于GIS刀闸的开关输入杆,容易出现指示牌位置不准确、指针损坏导致刀闸状态误判断的情况。
因此,现有技术刀闸位置双确认检测结构位于分合指示牌处,当指示牌位置不准确,指针损坏时,会出现刀闸状态判断错误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闸状态采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GIS刀闸位置双确认检测结构设置不合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刀闸状态采集装置,包括:转动部分,刀闸控制杆与转动部分连接,且转动部分相对于基座枢转运动;传感器和感应元件,传感器和感应元件中的至少一种的个数是多个,且传感器检测到不同的感应元件时或者相同的感应元件被不同的传感器检测到时,传感器发送相应的分闸信号或合闸信号,以指示刀闸开关的工作状态,其中,传感器设置在基座且感应元件设置在转动部分上,或者传感器设置在转动部分上且感应元件设置在基座上;传感器和/或感应元件位置可调节地设置。
进一步地,基座与刀闸开关的外壳连接且具有安装孔,刀闸控制杆穿过安装孔与转动部分连接。
进一步地,基座上设置用于容置传感器或感应元件的安装结构,安装结构呈弧形状且位于基座的腔体内,传感器或感应元件为多个且在安装结构内的位置能够调节。
进一步地,安装结构为设置在腔体内的具有弧形槽的导轨结构,传感器或感应元件位置可调节地容置在弧形槽内。
进一步地,转动部分包括转轴套和安装架,安装架设置在转轴套上并随转轴套同步转动,安装架具有朝向基座的安装结构伸出的旋臂,旋臂靠近基座的安装结构的一端设置传感器或感应元件。
进一步地,旋臂为多个,多个旋臂沿转轴套的周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传感器为多个且设置在基座的安装结构内,感应元件为一个且设置在旋臂上;或者感应元件为一个且设置在基座的安装结构内,传感器为多个且设置在多个旋臂上。
进一步地,刀闸状态采集装置还包括盖板和密封垫,盖板将密封垫压接在基座的远离刀闸开关的外壳的一侧,以使基座的腔体被密封,指示结构位于盖板的外侧,标识结构设置在盖板背离基座一侧的表面上。
进一步地,盖板具有避让转动部分的通孔,且通孔的边缘处具有向背离基座的方向伸出的环状凸筋,标识结构止挡设置在环状凸筋处,且转动部分由通孔内伸出的长度大于环状凸筋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20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