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RTP管的防静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52424.6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6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晨光(福建)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40 | 分类号: | B32B27/40;B32B27/08;B32B27/32;B32B27/06;B32B15/085;B32B9/00;B32B9/04;B32B17/02;B32B33/00;B32B1/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柯玉珊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rtp 静电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RTP管的防静电结构,包括基层、外层以及设置基层与外层之间的辅助层;所述基层的内壁设有由聚氨酯和碳纤维毡复合而成的阻隔层;所述辅助层自基层向外层依次包括聚丙烯层、金属层和氟塑料层,所述聚丙烯层与基层连接,所述氟塑料层与外层连接;所述外层的外壁设有纳米氧化锌涂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RTP管道的防静电结构设计巧妙,保证了管材的强度和刚度,延长了管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RTP管的防静电结构。
背景技术
当管材用于输送石油化工产品、天然气、可燃气体、高温、高压蒸汽等介质时,管材与介质之间产生的静电会引起电火花,从而造成燃烧、爆炸等事故,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现有的防静电措施需要人工定期对管材进行防静电涂料涂刷或者管材更换,不仅会降低管材的强度、刚度,并且成本较高,施工作业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保证管材强度,提高管道耐久性的用于RTP管的防静电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RTP管的防静电结构,包括基层、外层以及设置基层与外层之间的辅助层;
所述基层的内壁设有由聚氨酯和碳纤维毡复合而成的阻隔层;
所述辅助层自基层向外层依次包括聚丙烯层、金属层和氟塑料层,所述聚丙烯层与基层连接,所述氟塑料层与外层连接;
所述外层的外壁设有纳米氧化锌涂层。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阻隔层与纳米氧化锌涂层的表面均设有氧化铝陶瓷耐磨颗粒。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基层与外层的内部均嵌设有玻璃纤维网支撑层。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层为纳米银导电层。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基层和外层的材质均为聚乙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用于RTP管的防静电结构,在管材基层与外层之间设置辅助层,辅助层由内之外依次包括聚丙烯层、金属层和氟塑料层,聚丙烯层提高了管材的模量、抗压性和耐冲击性,金属层用以将基层的静电导向外层,达到除静电的效果,氟塑料层具有耐热、绝缘的优点,同时提高了管材的抗拉性能,在基层的内壁设置由聚氨酯和碳纤维毡复合而成的阻隔层,提高了管材内壁的耐磨、耐热性,在预防静电的同时,提高了管材的刚性和表面强度,增强了管材的质量,纳米氧化锌涂层可提高管材的防渗透能力和保温耐热能力,保证管材的输送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RTP管的防静电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RTP管的防静电结构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基层;11-阻隔层;
2-外层;21-纳米氧化锌涂层;
3-辅助层;31-聚丙烯层;32-金属层;33-氟塑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RTP管的防静电结构,包括基层、外层以及设置基层与外层之间的辅助层;
所述基层的内壁设有由聚氨酯和碳纤维毡复合而成的阻隔层;
所述辅助层自基层向外层依次包括聚丙烯层、金属层和氟塑料层,所述聚丙烯层与基层连接,所述氟塑料层与外层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晨光(福建)管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航天晨光(福建)管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24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