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振动穿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52698.5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62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钟基立;何加友;萧咏今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智汇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23/02 | 分类号: | A61H23/02;A61H3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21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穿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穿戴装置,其包含一本体,所述本体包含第一层体与第二层体,第一层体与第二层体之间形成隔间,其中第一层体远离穿戴者的人体表面,第二层体靠近穿戴者的人体表面;另外本体包含至少一共振频率供应单元,所述共振频率供应单元依照一排列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二层体内或所述隔间中,其排列方式可涵盖本体全部或局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穿戴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生物共振疗法的振动穿戴装置。
背景技术
共振是指一物理系统在特定频率下,比其他频率以更大的振幅做振动的情形,这些特定频率称之为共振频率,在共振频率下,很小的周期振动便可产生很大的振动。大多数物体都具有固定的物理组成与结构,所以大多数物体都有其特定的共振频率,当大多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接收带有共振频率的外来波动,不论是音频、光、机械式振动、电场波动或是无线电波等形式,均能累积这些能量,这样的外来波动即称为共振波。同种的生物体于不同层次,由细胞、组织、器官乃至于生理系统,都有一定的完整组成与结构,所以同种的生物体都会拥有相近的共振波频率。一般来说,人体各器官的自然共振波频率约介于 3-17赫兹(Hz)的范围,任何带有特定强度与共振频率的波动,其对于特定生物层次有作用,即称这个波动为生物共振波。
生物共振疗法(Bio-resonance therapy)即是基于物理学中众所周知的共振原理,将此物理原理应用于生物体,透过一外加的波动频率,进而反转生物体内的频率或与之产生共振;透过适度的物理能量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会直接影响人体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等,使细胞体产生轻度共振,使人的身体有一种充实、流畅的感觉。
生物共振疗法的实施方式包括向身体施加某些特定频率的各种方法。例如 PCT公开号WO2012160549公开的生物共振疗法,将各种不同配方的频率产生源压印或嵌入到单个载体上,该载体可以是软膏、乳膏、手镯、项链或手表等物体,并在用户身体上使用所述载体,以达到生物共振疗法的效果。
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TWI524880B公开了一种生物共振波作用于生物体的控制系统及方法,其依据一生物体的生理信息产生对应的具变异性的生物共振波,将该生物共振波作用于生物体上,藉由生物共振波的作用,以达到调节或转化生物体的波动频率。
另一方面,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TW180375提供的体感音响振动床,将一可接受低频的声音讯号而产生振动的振动单元装设于水床上,透过给予一适当的低频声音讯号,让与用户身体密接的水床传达此一体感音响振动,藉此能让使用者全身感受出具临场感的振动,并辅以设于水床附近的扬声器或连接于设于水床的端子的耳机而鉴赏音乐,让用户可得到配合音响的体感音响振动的同时,亦可得到如临场感的音乐美妙感受而使身心得以松弛,达到消除精神性压力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申请人有鉴于前述已知技术,欲利用生物共振的原理并结合体感音响振动床的形式来提供一生物共振频率给予用户,藉以调节或转化用户的波动频率,达到生物共振疗法的效果。然而,受限于上述体感音响振动床的体积,使用者需要于宽阔的空间或限定的场域中方能使用上述振动床,大大降低了使用上的便利性。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方便轻巧的振动穿戴装置,本振动穿戴装置紧密包覆于穿戴者的身体表面并提供穿戴者一精确的特定频率,透过精确的特定频率传递给人体或人脑,藉此调节或转化穿戴者的波动频率使其可以达到生物共振的效果,该特定频率可以经过声音、光、远红外线、机械震动、电磁波或电流或其任意组合等形式传递。由于本实用新型装置所提供的特定频率无需前述体感音响振动床所需较高功率,透过现行一般电源的优化即可提供穿戴者合适的特定频率,让穿戴者于短时间内可透过身体表面感受本实用新型装置提供的特定频率与刺激,迅速得到生物共振疗法的效果,使身体恢复原本协调波动频率的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穿戴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生物共振疗法的振动穿戴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智汇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智汇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26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