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热杯的发热体装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57070.4 | 申请日: | 201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9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春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6/2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顺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2 | 代理人: | 关健垣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热杯 发热 装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热杯的发热体装配结构,包括导热底壳,导热底壳的内腔设有与其活动连接的发热体,导热底壳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凸块,发热体上设有导热基板,导热基板上对应定位凸块的位置上设有用于使导热基板经过定位凸块的定位凹口,定位凹口的宽度不小于定位凸块的宽度,导热基板上相邻的定位凹口之间形成用于分别与定位凸块以及导热底壳的内侧端面抵靠的定位部,定位凸块,定位凹口以及定位部之间相互配合,使发热体可以与导热底壳无需通过焊接或者螺钉即可快速装配,提高了产品的组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杯的发热体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电热杯可以通过其底座上的发热体对杯体内的水体进行加热保温,电热杯的发热体与杯体之间一般设置有导热底壳连接,发热体通过与导热底壳连接使热量完成传递,现有的发热体与导热底壳之间的连接一般通过焊接或者打螺钉等方式进行,装配效率偏低。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热杯的发热体装配结构,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热杯的发热体装配结构,包括导热底壳,导热底壳的内腔设有与其活动连接的发热体,导热底壳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凸块,发热体上设有导热基板,导热基板上对应定位凸块的位置上设有用于使导热基板经过定位凸块的定位凹口,定位凹口的宽度不小于定位凸块的宽度,导热基板上相邻的定位凹口之间形成用于分别与定位凸块以及导热底壳的内侧端面抵靠的定位部。
所述定位凸块呈倾斜状。
所述定位凸块的数量为四个,并均匀地分布与导热底壳的内侧壁上。
所述定位凸块靠导热底壳的内侧端面的一端设有导入斜面。
所述导热底壳的底部设有装配环边。
所述导热底壳的外侧壁对应定位凸块的位置上设有识别凹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定位凸块,定位凹口以及定位部之间相互配合,使发热体可以与导热底壳无需通过焊接或者螺钉即可快速装配,提高了产品的组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导热底壳与底座装配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导热底壳与发热体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2,本电热杯的发热体装配结构,包括导热底壳1,导热底壳1的内腔设有与其活动连接的发热体,导热底壳1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凸块11,发热体2上设有导热基板,导热基板上对应定位凸块11的位置上设有用于使导热基板经过定位凸块11的定位凹口211,定位凹口211的宽度不小于定位凸块11的宽度,导热基板上相邻的定位凹口211之间形成用于分别与定位凸块11以及导热底壳1的内侧端面抵靠的定位部212,定位凸块11,定位凹口211以及定位部212之间相互配合,使发热体2可以与导热底壳1无需通过焊接或者螺钉即可快速装配,提高了产品的组装效率;
导热底壳1与发热体2的装配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把定位凹口211与定位凸块11对齐,发热体2上的导热基板经过定位凸块11并与导热底壳1的内侧端面抵靠,通过旋转导热外壳或者发热体2,使定位凹口211离开定位定位凸块11,同时定位部212与定位凸块11实现抵靠,从而把发热体2固定装配在导热底壳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春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春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70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有排水结构的泡茶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