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濒危中药材组培苗高效练苗棚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57945.0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0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忠;李琼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江市古城区秋成种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E03B3/02;G05D27/02;A01H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74100 云南省丽江市古***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濒危 中药材 组培苗 高效 练苗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濒危中药材组培苗高效练苗棚,包括棚体、棚顶和进门,所述棚顶位于棚体上端,所述进门位于棚体正端面,所述棚体正端面上端设有换气排风扇,所述棚体一侧设有过滤蓄水箱,所述棚顶上端设有太阳能电板,所述棚顶两侧均设有雨水收集槽,所述雨水收集槽下端设有雨水输送管,所述棚体内部上端设有灯架,所述灯架下端设有防爆保温灯,所述灯架下方设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下端设有雾化喷头,所述喷淋管一端设有输水管,所述棚体内部设有组培苗放置盒和支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节能环保,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能够保证大棚内时时处在组培苗生长所需的环境,保证组培苗的良好生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植大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濒危中药材组培苗高效练苗棚。
背景技术
组培苗的炼苗,炼苗即驯化,目的在于提高组培苗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提高其光合作用的能力,促使组培苗健壮,最终达到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目的。驯化应从温度、湿度、光照及有无菌等环境要素进行,驯化开始数天内,应和培养时的环境条件相似;驯化后期,则要与预计的栽培条件相似,从而达到逐步适应的目的。驯化的方法是将长有完整组培苗的试管或三角瓶由培养室转移到半遮荫的自然光下,并打开瓶盖注入少量自来水,使组培苗周围的环境逐步与自然环境相似,恢复植物体内叶绿体的光合作用能力,提高适应能力。驯化一般进行3~5周。很多树种也可不进行特别的驯化,或驯化与移栽同步。如桉树试管苗直接移植后,通过遮荫和加强喷水、防病等,就能保证移植顺利成活。
但是,由于大棚内的苗床是单层,在苗床上只能摆放较少的育苗基质袋,因此育苗效率较低;在夜间,大棚内无光照,且气温较低,幼苗光合作用停止,幼苗生长受到影响;大棚内的喷水管直接对幼苗进行喷淋,喷水不均匀,导致大棚内的幼苗生长不整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濒危中药材组培苗高效练苗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濒危中药材组培苗高效练苗棚,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濒危中药材组培苗高效练苗棚,包括棚体、棚顶和进门,所述棚顶位于棚体上端,所述进门位于棚体正端面,所述棚体正端面上端设有换气排风扇,所述棚体一侧设有过滤蓄水箱,所述棚顶上端设有太阳能电板,所述棚顶两侧均设有雨水收集槽,所述雨水收集槽下端设有雨水输送管,所述棚体内部上端设有灯架,所述灯架下端设有防爆保温灯,所述灯架下方设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下端设有雾化喷头,所述喷淋管一端设有输水管,所述棚体内部设有组培苗放置盒和支架,所述组培苗放置盒设有若干组,且均匀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棚体内部侧壁设有温湿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蓄水箱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进水腔、过滤层和蓄水腔,所述蓄水腔内部设有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层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生物悬浮球层、砂砾层和活性炭层。
进一步地,所述水泵和输水管固定连接,所述输水管和喷淋管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收集槽和过滤蓄水箱通过雨水输送管进行雨水输送。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电板与防爆保温灯、温湿传感器、换气排风扇和水泵电性连接,所述温湿传感器与水泵、换气排风扇和防爆保温灯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江市古城区秋成种养殖有限公司,未经丽江市古城区秋成种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79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