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控制功率晶体管的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及LED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58489.1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9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必易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10 | 分类号: | H05B45/10;H05B45/325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王松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功率 晶体管 控制电路 驱动 电路 led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用于控制功率晶体管的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及LED灯系统,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基准产生单元、电流调节单元。基准产生单元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基准产生单元的输入端接收调节信号,基准产生单元的输出端提供电流基准信号;电流调节单元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电流调节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耦接基准产生单元的输出端,电流调节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耦接表征流过功率晶体管的电流的采样信号,电流调节单元的输出端耦接功率晶体管的控制端。本实用新型在调节信号的表征值为较低值时,提升了控制精度;同时,本实用新型驱动电路的损耗较小,效率较高。在本实用新型应用于LED驱动方案中,提高了LED驱动电路的调光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功率晶体管的控制电路、驱动电路、LED灯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线性LED驱动电路由于其简单方便的设计而逐渐被市场接受,但现有技术存在问题。图1为现有线性LED驱动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2为现有线性LED驱动电路中占空比与Io的关系示意图;请参阅图1、图2,现有技术通过PWM控制基准产生单元生成Vref,通过运算放大器获取采样电压和Vref,并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流过晶体管Q的电流,从而实现LED驱动电路的调光。将流过晶体管Q的电流调到较小值D2,在电流较小值D2到零的过程中,此时基准Vref也较小,但由于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存在偏置,使得控制精度受到影响。如图2所示,当PWM的占空比D1为较大值时,D1降到D2的过程中,基准电压Vref呈线性变化,因此流过晶体管Q的电流呈线性变化。当占空比D2进一步减小时,由于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存在偏置,使得LED电路的控制精度受到影响。
图3为现有线性LED驱动电路的部分信号波形示意图;由图3可知,流过晶体管Q的损耗为(Vin-VF)*Io,晶体管Q的损耗较大,其LED驱动电路的效率相对较低。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的线性LED驱动电路,在PWM的占空比为较低值时,其无法进行精准调控,影响了LED驱动电路的调光精度。此外,现有技术的线性LED驱动电路,其效率相对较低。
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驱动电路,以便克服现有驱动电路存在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控制功率晶体管的控制电路、驱动电路、LED灯系统及控制方法,可提高控制精度及控制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控制功率晶体管的控制电路,其中功率晶体管和负载串联,串联的功率晶体管和负载的第一端耦接输入电压,串联的功率晶体管和负载的第二端耦接地,控制电路通过控制功率晶体管的导通状态为负载提供驱动电流;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基准产生单元,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基准产生单元的输入端接收调节信号,基准产生单元的输出端提供电流基准信号;以及
电流调节单元,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电流调节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耦接基准产生单元的输出端,电流调节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耦接表征流过功率晶体管的电流的采样信号,电流调节单元的输出端耦接功率晶体管的控制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基准产生单元包括:比较电路,耦接调节信号;以及开关,控制端耦接比较电路的输出端,开关的第一端接地,开关的第二端耦接基准产生单元的输出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基准产生单元包括第一基准产生单元、平均电流控制补偿单元、第二基准产生单元;
所述第一基准产生单元的输入端接收调节信号,第一基准产生单元根据接收的调节信号输出第一基准电压;
所述第二基准产生单元的输出端耦接所述电流调节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流调节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耦接采样电压;所述电流调节单元的输出端耦接功率晶体管的控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必易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必易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84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安装板材龙骨
- 下一篇:架空输电线路自主无人巡检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