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现浇飞檐斗角模具的支模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59352.8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3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黄一峰;欧阳立科;薛瑞;邓鹏飞;刘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中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6 | 分类号: | E04G1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飞思明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8 | 代理人: | 刘念芝 |
地址: | 408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檐 模具 支模架 | ||
一种现浇飞檐斗角模具的支模架,包括立管、上托、主楞、次楞、楔块,立管的数量至少为两根,沿竖直方向支撑在地面上,且具有间隔距离,上托的数量与立管的数量相适应,上托包括托座、螺纹杆、限位螺母,托座呈开口朝上的U形结构,螺纹杆的上端与托座底面中心固定相连,螺纹杆的下端螺纹配合在对应的立管上端,且通过限位螺母锁定,次楞每两根为一组,各组次楞平行排列搁置在托座的开口空间中,各次楞的直径大于托座开口空间的高度,主楞呈劣弧弯曲,主楞的延伸方向与各次楞的延伸方向呈垂直分布,呈劣弧弯曲的主楞支撑在各托座中的其中一个次楞上,且通过楔块插入主楞下弧面与各托座中的另一次楞之间的间隙中,形成定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现浇飞檐斗角模具的支模架。
背景技术
中国古代建筑是以木构架为主的建筑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不断地创造,逐渐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体系和风格。
现阶段随着混凝土结构的不断发展,除修缮工程仍采用原结构体系外,其它新建、复建古建筑,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替部分木构架形成了现阶段的仿古建筑。为了达到油漆彩绘之后与木构架相同的效果,对仿古构件的制作与安装以及现浇古构件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仿古建筑屋顶转角处的飞檐斗角,飞檐斗角部位的四角翘伸,配套使用的现浇模具固定在支撑系统上,由于现浇模具为曲面构造,支撑系统的支模架高度起伏变化大,目前普遍使用的支模架不能满足对现浇模具的支撑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现浇飞檐斗角模具的支模架,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可有效对现浇飞檐斗角模具形成稳定支撑,保证现浇的飞檐斗角成型精度和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现浇飞檐斗角模具的支模架,包括立管、上托、主楞、次楞,以及楔块,所述立管的数量至少为两根,沿竖直方向支撑在地面上,且具有间隔距离,所述上托的数量与立管的数量相适应,所述上托包括托座、螺纹杆、限位螺母,所述托座呈开口朝上的U形结构,所述螺纹杆的上端与托座底面中心固定相连,螺纹杆的下端螺纹配合在对应的立管上端,且通过限位螺母锁定,所述次楞每两根为一组,各组次楞平行排列搁置在托座的开口空间中,各次楞的直径大于托座开口空间的高度,所述主楞呈劣弧弯曲,主楞的延伸方向与各次楞的延伸方向呈垂直分布,呈劣弧弯曲的主楞支撑在各托座中的其中一个次楞上,且通过楔块插入主楞下弧面与各托座中的另一次楞之间的间隙中,形成定位。
所述螺纹杆的上端通过焊接固定在托座的底面中心。
所述次楞采用圆木,所述楔块采用木质楔块。
所述主楞的上弧面设有若干开口槽,这些开口槽沿主楞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
所述开口槽的槽宽为2mm,槽深为30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现浇飞檐斗角模具的支模架包括立管、上托、主楞、次楞,以及楔块,其中,立管作为支撑的基础,次楞用于支撑主楞,主楞用于支撑飞檐斗角模具,且用于固定飞檐斗角模具。所述立管的数量至少为两根,沿竖直方向支撑在地面上,且具有间隔距离,所述上托的数量与立管的数量相适应,所述上托包括托座、螺纹杆、限位螺母,所述托座呈开口朝上的U形结构,所述螺纹杆的上端与托座底面中心固定相连,螺纹杆的下端螺纹配合在对应的立管上端,且通过限位螺纹锁定,螺纹杆与立管之间的螺纹配合段长度可调整,实现调节托座高度的目的,满足适应飞檐斗角模具曲面起伏的需求。所述次楞每两根为一组,平行排列搁置在托座的开口空间中,各次楞的直径大于托座开口空间的高度,也即,各次楞的顶面外伸出托座的上端。所述主楞呈劣弧弯曲,主楞的延伸方向与各次楞的延伸方向呈垂直分布,呈劣弧弯曲的主楞支撑在各托座中的其中一个次楞上,且通过楔块插入主楞下弧面与各托座中的另一次楞之间的间隙中,形成定位,使主楞稳定支撑在至少两个托座上,且受力均衡。通过多个支模架按照飞檐斗角模具曲面走势排列,形成支撑系统,对飞檐斗角模具形成稳定支撑,保证现浇的飞檐斗角成型精度和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中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中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93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过电压的气体密度变送器及监测系统
- 下一篇:票据存储箱及票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