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经MGN工艺处理的压铸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59918.7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3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汪亚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鼎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gn 工艺 处理 压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MGN工艺处理的压铸模,包括底板、上模具与下模具,所述下模具放置在底板的上端,所述底板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上模具与两块竖板滑动连接,两块所述竖板内设有对上模具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所述下模具内设有脱模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上模具与下模具进行MGN工艺处理,可以在其表面形成减磨物质,从而提高上模具与下模具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脱模机构,可以通过按动两根活动杆,从而带动两块楔形块进行移动,再通过梯形块将产品挤出下模具,避免产品的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经MGN工艺处理的压铸模。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现有技术中的压铸模具由于未经过任何处理,因此受用寿命较为短,并且产品通过压铸模具压铸过后温度较高,脱模较为麻烦,使用工具直接将其夹出容易导致产品的破损,影响产品的质量。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经MGN工艺处理的压铸模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经MGN工艺处理的压铸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经MGN工艺处理的压铸模,包括底板、上模具与下模具,所述下模具放置在底板的上端,所述底板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上模具与两块竖板滑动连接,两块所述竖板内设有对上模具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所述下模具内设有脱模机构。
优选地,两块所述竖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上均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内均设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一滑块,所述上模具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根所述连接杆与两块第一滑块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两个第一滑槽底部均转动连接的螺纹杆,两根所述螺纹杆的上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一滑槽的上侧壁设置,两块所述第一滑块内均设有螺纹孔,两个所述螺纹孔分别与两根螺纹杆螺纹连接,两根所述螺纹杆之间通过传动件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动件包括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左侧螺纹杆位于竖板外的部分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与右侧螺纹杆位于竖板外的部分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脱模机构包括设置在下模具内左右两侧的空腔,所述下模具内底部滑动连接有两块楔形块,两块所述楔形块的上端放置有梯形块,两块所述楔形块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两根所述活动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左右两个空腔至下模具外,两根所述活动杆分别位于空腔的部分均套设有弹簧,两根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空腔的左右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模具内底部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有两块与之相匹配的第二滑块,两块所述第二滑块分别与两块楔形块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均经过MGN工艺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对上模具与下模具进行MGN工艺处理,可以在其表面形成减磨物质,从而提高上模具与下模具的使用寿命;
2、通过设置脱模机构,可以通过按动两根活动杆,从而带动两块楔形块进行移动,再通过梯形块将产品挤出下模具,避免产品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经MGN工艺处理的压铸模的结构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鼎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鼎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99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扫描笔的一体化扫描头
- 下一篇:一种经过MGN工艺处理的剃齿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