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混合高浓度工业废水可生化性的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59931.2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8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宏;张祥海;徐宝田;张志国;贺娟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金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刘永珍 |
地址: | 01020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混合 浓度 工业废水 生化 预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混合高浓度工业废水可生化性的预处理系统,包括生物适应池、沉降池、反应池、沉淀池、废气处理单元、FeSO4储罐、H2O2储罐以及PAM储罐;生物适应池、沉降池、反应池以及沉淀池均为全封闭结构;生物适应池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沉降池的进水口连通,沉降池上部的上清液出口通过管路与反应池的进水口连通,沉降池底部的污泥出口通过管路与生物适应池的进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简单,处理效率高,污泥产生量少、易脱水;可以同时处理不同水质的混合工业废水,解决了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不同水质的高浓度工业废水需要单独进行预处理的问题,进而可减少建设投资费用;实用性很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预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混合高浓度工业废水可生化性的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制药及化工类企业在生产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此类工业废水具有成分复杂、COD高、含有难降解的有机物或含有能够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有毒物质等特点,还伴随有异味,若直接对外排放,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故需对其进行处理后才能外排。
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有很多种,但生化处理工艺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故常作为工业废水处理的首选工艺。工业废水的可生化性是影响废水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由于常规的生化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有限,且对进水的水质有要求,若将上述的工业废水直接送至常规的生化处理系统中,处理效果较差,此外,废水中的悬浮物、COD等含量较高,甚至还会影响生化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为了提高生化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需对进入生化处理系统的废水进行预处理,一来可使预处理后的废水满足常规的生化处理系统进水要求;二来可去除一部分悬浮物、COD等物质,减小生化处理系统的处理负荷,进而提高生化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
目前,预处理的方法主要有混凝沉淀法和铁碳微电解法。混凝沉淀法是指向废水中投加一定量的混凝剂和絮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凝聚成较大的絮体而分离去除,此种方法应用非常广泛,对提高工业废水的可生化性有明显的效果,但存在着很多不足:对溶解性的有机物不能去除,COD去除率一般低于10%,处理能力低;药剂投加量大,运行成本高;污泥产量大,且因污泥粘性大不易脱水,给后序的污泥处理增加了难度。铁碳微电解法是利用金属腐蚀原理法,形成原电池对废水进行处理。铁碳微电解针对有机物浓度大、高毒性、高色度、难生化废水的处理,可大幅度地降低废水的色度和COD,提高B/C比值即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但目前国内外微电解采用的固定床存在不少实用性问题:一是效率不高,反应速度不快,填料易钝化;二是床体易板结,造成短路和死区;三是铁屑补充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可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实用性广的提高混合高浓度工业废水可生化性的预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
一种提高混合高浓度工业废水可生化性的预处理系统,包括生物适应池、沉降池、反应池、沉淀池、废气处理单元、FeSO4储罐、H2O2储罐以及PAM储罐;
所述生物适应池、所述沉降池、所述反应池以及所述沉淀池均为全封闭结构;所述生物适应池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沉降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沉降池上部的上清液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反应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沉降池底部的污泥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生物适应池的进口连通,所述反应池的出液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沉淀池的进水口连通;
所述FeSO4储罐、所述H2O2储罐和所述PAM储罐的出液口均通过管路与所述反应池的进药口连通;
所述生物适应池、所述沉降池、所述反应池以及所述沉淀池顶部的废气出口均通过管路与所述废气处理单元的一级碱液喷淋吸收塔的进气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金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金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99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经过MGN工艺处理的剃齿刀
- 下一篇:一种施工装饰面打注密封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