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震建筑物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62620.1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6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祖谊;苏宏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祖谊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E04B2/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展利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7 | 代理人: | 杨春雷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建筑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抗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震建筑物,包括墙体、外墙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安装在外墙上,所述墙体的外壁与外墙连接,所述墙体与墙壁之间粘接,所述外墙由多个所述贴合结构组成,相邻两个所述贴合结构之间通过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两个止逆板,所述与止逆板与固定板之间一体成型,所述连接层与墙体连接,所述外漆层安装在纱网层的外壁,所述内漆层安装在纱网层内壁,所述连接层安装在内漆层的底部,将墙体和外墙之间通过安装贴合结构,在对墙体进行整体加固的同时,在相邻距离内的外墙上贴合结构,对每个部位进行单独的二次稳定性增加,提高墙体抗震防脱落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震建筑物。
背景技术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必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
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所谓成功预测地震的例子,基本都是巧合。对于地震,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提高建筑抗震等级、做好防御,而不是预测地震。
现有的建筑物的抗震效果并不是很满意,特别是在有高强度的地震时,建筑物的外表面的涂层由于不能与墙体之间有较高的连接粘性容易掉落,造成人员的伤亡,造成安全事故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抗震建筑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震建筑物,能够减少建筑物在遇到地震时表墙脱落的情况发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震建筑物,包括墙体、外墙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安装在外墙上,所述墙体的外壁与外墙连接,所述墙体与墙壁之间粘接,所述外墙由多个所述贴合结构组成,相邻两个所述贴合结构之间通过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两个止逆板,所述止逆板与固定板之间一体成型,所述止逆板贯穿贴合结构与墙体连接,所述贴合结构包括外漆层、纱网层、内漆层和连接层,所述连接层与墙体连接,所述外漆层安装在纱网层的外壁,所述内漆层安装在纱网层内壁,所述连接层安装在内漆层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抗震建筑物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外漆层为防腐漆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抗震建筑物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内漆层为防水漆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抗震建筑物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层为混凝土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祖谊,未经陈祖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626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头戴式鼾声监测及止鼾装置
- 下一篇:头戴式生理参数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