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压吸引器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62890.2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5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杜娟;李光焰;唐悦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周维锋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引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负压吸引器固定装置,包括负压吸引器本体,负压吸引器本体的引流管上套设有流速调节器,负压吸引器本体的底面设有环形圈和别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负压吸引器本体的引流管上套设流速调节器,便于根据需要调节引流的速度,避免引流过快给患者带来不适感;同时在负压吸引器本体的底端设置环形圈和别针,环形圈具有较大摩擦力可以避免负压吸引器本体发生滑动可能拉扯到引流管,别针可以将负压吸引器本体固定在枕头或衣服上,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解放患者及其家属的手,节省人力,且能有效降低负压吸引器本体滑脱导致脱管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负压吸引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肠胃科的患者会经常安置鼻胃管用以抽取胃液或饲喂营养液,一般鼻胃管的末端会连接负压球以达到胃肠减压的目的。普外科也经常有手术后安置切口皮下负压引流的患者,一般引流管的末端也会连接负压球以达到负压吸引的作用。但是,这个负压球是没有任何东西固定的,在旁边甩来甩去很不方便,每次下床都需要患者自己或家属用手托住负压球以防滑脱管道,不仅浪费人力资源,而且存在脱管的隐患,给患者带来痛苦,增加其治疗成本。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负压吸引器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吸引器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负压吸引器没有很好地固定导致使用不便以及可能造成脱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负压吸引器固定装置,包括负压吸引器本体,所述负压吸引器本体的顶面上并排设有排液口和连接弯管,所述排液口和连接弯管均连通到所述负压吸引器本体内,所述连接弯管内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上套设有流速调节器,所述负压吸引器本体的底面中间设有环形圈,所述环形圈靠近所述连接弯管的一侧外设有别针。
优选的,所述排液口固定嵌设在所述负压吸引器本体的侧壁内。
优选的,所述连接弯管固定嵌设在所述负压吸引器本体的侧壁内。
优选的,所述引流管的一端固定卡接在所述连接弯管内。
优选的,所述流速调节器活动套设在所述引流管的外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流速调节器由壳体和滚轮组成,所述壳体呈梯台状,所述滚轮滚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引流管穿设在所述滚轮与壳体的底部之间。
优选的,所述环形圈熔融固定在所述负压吸引器本体的底面上。
优选的,所述别针与所述环形圈之间设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绕过所述别针后熔融固定在所述环形圈的外侧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负压吸引器本体的引流管上套设流速调节器,便于根据需要调节引流的速度,避免引流过快给患者带来不适感;同时在负压吸引器本体的底端设置环形圈和别针,环形圈具有较大摩擦力可以避免负压吸引器本体发生滑动可能拉扯到引流管,别针可以将负压吸引器本体固定在枕头或衣服上,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解放患者及其家属的手,节省人力,且能有效降低负压吸引器本体滑脱导致脱管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负压吸引器固定装置的顶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流速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别针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负压吸引器本体;11、排液口;12、连接弯管;13、引流管;2、流速调节器;21、壳体;22、滚轮;3、环形圈;4、别针;41、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628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护理包
- 下一篇:一种方便药物管理的处方药药品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