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汽车橡胶衬套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64979.2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3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许三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8 | 分类号: | F16F1/38 |
代理公司: | 衢州维创维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2 | 代理人: | 程颖丽 |
地址: | 317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汽车 橡胶 衬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汽车橡胶衬套,属于橡胶衬套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内管、橡胶套管以及外保护管,其中,橡胶套管包覆于内管的外表面,橡胶套管压装于外保护管的内壁上,外保护管的两端翻边后端部抵紧在内管的外壁上,且外保护管翻边部位的内壁紧贴于橡胶套管的端部,橡胶衬套还包括位于内管和橡胶套管之间的内保护管,内保护管粘合于内管的外壁上,内保护管与橡胶套管硫化后形成一体结构。为防止内管长时间受到较大负荷后出现变形,因此在橡胶套管与内管之间设置内保护管,在内保护管的缓冲作用下,间接的增强了内管的抗压性能,为提高内保护管与橡胶套管之间的连接强度,因此将二者共同进行硫化,使其成为一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橡胶衬套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高强度汽车橡胶衬套。
背景技术
橡胶衬套属于汽车底盘橡胶制品件,是车身各零部件之间的铰接点,其弹性特征及衰减特性优越,能承受载荷、隔离、衰减振动、降低噪音,从而保证乘坐的舒适性,因此橡胶衬套对汽车悬架设计有重要影响。
橡胶衬套主要包括内套管、外套管以及中间的橡胶套,由于橡胶套管所承受的径向外力以及轴向外力比较大,长时间后容易超出其形变范围,进而导致撕裂变形,从而不仅使得整个橡胶衬套的减震效果降低,而且还使得外保护管的所受到的力大部分作用在内管上,使得内管发生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汽车橡胶衬套,通过优化橡胶衬套的内部结构,从而增强其抗压以及抗撕裂变形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强度汽车橡胶衬套,包括内管、橡胶套管以及外保护管,其中,所述橡胶套管包覆于所述内管的外表面,所述橡胶套管压装于所述外保护管的内壁上,所述外保护管的两端翻边后端部抵紧在所述内管的外壁上,且所述外保护管翻边部位的内壁紧贴于所述橡胶套管的端部,所述橡胶衬套还包括位于所述内管和所述橡胶套管之间的内保护管,所述内保护管粘合于所述内管的外壁上,所述内保护管与所述橡胶套管硫化后形成一体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橡胶套管以及内管是通过压装的方式嵌入到外管内,为防止外管受到较强的外力后发生脱落,因此需要将外管进行翻边;由于橡胶套管需要承受较大的径向外力以及轴向外力,为防止内管长时间受到较大负荷后出现变形,因此在橡胶套管与内管之间设置内保护管,在内保护管的缓冲作用下,间接的增强了内管的抗压性能,为提高内保护管与橡胶套管之间的连接强度,因此将二者共同进行硫化,使其成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保护管上有环绕其外壁设置的环状凸缘,所述环状凸缘有多个且沿所述内保护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橡胶套管的内壁上还开设有卡合于所述环状凸缘上的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凸缘的端部为弧面结构,所述环状凸缘凸出于所述内保护管2-3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保护套管的外壁上设置一圈一圈的环状凸缘,以进一步提高内保护管与橡胶套管之间的连接强度,使二者之间不易产生松动,并且凸出的环状凸缘还具有一定的散热效果,能够将内管所产生的热量从内保护管以及环状凸缘向外扩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套管采用NR天然橡胶制成,所述橡胶套管内部设置有抗撕裂的帆布层,所述帆布层有三层且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NR天然橡胶是以胶烃(聚异戊二烯)为主,含少量蛋白质、水分、树脂酸、糖类和无机盐等。其弹性大、定伸强度高、抗撕裂性和电绝缘性优良,而且还具有良好耐磨性和耐旱性,易于其它材料粘合,因此采用该材制作橡胶套管,由于橡胶套管的工作强度大,为进一步提高其抗撕裂性,因此在内部设置有三层的帆布层,通过帆布层起到连接筋的作用,从而避免在超出形变范围后发生破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保护管翻边部位的内壁上涂覆有胶粘层,所述胶粘层有两层,且分为内层的CH205胶层以及外层的CH220胶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649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