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氧增塑剂生产中的自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66804.5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6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莫毅;徐文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宏力达合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郝艳平 |
地址: | 511899 广东省清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塑剂 生产 中的 自动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氧增塑剂生产中的自动控制装置,括环氧反应釜,加热炉,冷却水箱,所述环氧反应釜内部设置有螺旋盘管,所述螺旋盘管贯通所述环氧反应釜两侧壁,所述环氧反应釜底部连通加热炉,所述加热炉底部连通S型出料管,所述加热炉底部设置有冷却水箱,所述S型出料管贯通所述冷却水箱顶部和底部,原料在环氧反应釜里完成第一阶段反应以后,进入加热炉进行保温,保温完毕后排入S型出料管进行降温操作,原本在一个反应斧里依次进行的三步操作分为在三个装置里进行,不必等到三步反应完成才进入新一轮生产,极大的节约了生产时间;由冷却水箱包围S型出料管,大大增加了物料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加快了降温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环氧增塑剂生产中的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上大多采用甲酸、植物油、双氧水作为原料来生产环氧增塑剂,其生产过程分为三步:1、物料滴加,降温;2、保温;3、再降温,尤其在第三步降温阶段,降温速度越快,反应中生成的杂质越少,中国专利CN 20382996 U公布了一种环氧增塑剂生产中的自动控制装置,其对环氧增塑剂生产中的物料滴加、降温、保温、再降温实现了自控,但是所有反应均在一个反应釜中进行,当物料停止加入以后,必须等到全部反应完成才能进行新一轮生产,这降低了了生产效率,且其反应釜内只有一套降温装置,降温效果不好,增加了杂质生成的几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氧增塑剂生产中的自动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环氧增塑剂生产中的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环氧反应釜,双氧水高位槽,控制器,所述双氧水高位槽设置在所述环氧反应釜顶部,所述双氧水高位槽与所述环氧反应釜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双氧水高位槽与所述环氧反应釜之间设置有双氧水滴加调节阀,所述环氧反应釜中部侧壁连通甲酸管道、油脂管道,所述甲酸管道上设置有甲酸调节阀,所述油脂官道上设置有油脂调节阀,所述环氧反应釜上安装有I号温度计、压力阀、I号料位计,所述环氧反应釜内部设置有螺旋盘管,所述螺旋盘管贯通所述环氧反应釜两侧壁,所述螺旋盘管进口上设置有I号冷却水调节阀,所述环氧反应釜底部设置有加热炉,所述环氧反应釜底部与所述加热炉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环氧反应釜与所述加热炉之间安装有I号电动阀,所述加热炉上安装有II号温度计、II号料位计,所述加热炉外部设置加热控制器,所述加热炉底部连接S型出料管,所述加热炉与所述S型出料管之间设置有II号电动阀,所述加热炉底部设置有冷却水箱,所述S型出料管贯通所述冷却水箱顶部和底部,所述S型出料管出口设置有III号电动阀,所述S型出料管上设置有III号温度计,所述冷却水箱两侧壁开有冷却水进口与出口,所述冷却水进口设置有II号冷却水调节阀,所述双氧水滴加调节阀、甲酸调节阀、油脂调节阀、I号温度计、压力阀、I号料位计、I号冷却水调节阀、I号电动阀,II号温度计、II号料位计、加热控制器、II号电动阀、III号电动阀、III号温度计、II号冷却水调节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且均由控制器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阀包括压力计和气动阀。
进一步的,所述双氧水滴加调节阀、甲酸调节阀、油脂调节阀包括流量计与电动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原本在一个反应釜内依次进行的三步反应,分为在三个装置里进行反应,在环氧反应釜里完成了第一步反应之后,物料进入加热炉进行下一步反应,环氧反应釜空出来,可再次进行第一步反应,不用等到第三步反应完才能再次进行第一步反应,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2、出料管设置为S型,且由冷却水箱包围S型出料管,等于增加了物料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加快了降温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宏力达合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宏力达合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668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走线结构及空调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供液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