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发器用电热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67699.7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9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赵舜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瑞迪三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1/02 | 分类号: | H05B1/02;H05B3/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器用 电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温度保护的电发器用电热片,其包括:导电材料制作的薄形片材,并且在片材的起始端与末尾端设置有电极区域,通过该电极区域将片材接入电路中产生热量,于片材的起始端与末尾端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断开部,该断开部通过一热熔断导电体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是直接在电热片的片材上设置至少一个断开部,该断开部通过一热熔断导电体电性连接。当电热片工作温度达到电热器最高温度区域后,即便电发器的电路板上的温度控制元件没有正常工作,热熔断导电体也会熔断,从而令电热片的片材由断开部形成断路,切断整个加热电路,从而保护使用者不会受到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发器加热元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具有温度保护的电发器用电热片。
背景技术:
常见的手持式电发器,如直发器、卷发器、烫发器等,其内部都需要设置电热装置,目前常见的电热装置多采用柔性的电热板或电热片。这种电热装置中加热件为具有较高电阻的柔性片材或者板材(当然也可是导电的电热涂层),当将其接入加热电路中,其通电后将产生热量。在实际应用中,并不直接采用整块较大面积的电热片,这是因为直接采用大面积的矩形电热片,其在工作时,整个电热片区域内加热温度并不均匀,通常在两个电极之间直线段周围范围的中心区域内,加热温度较快,并且温度较高,而其他区域,特别是边角区域,其加热速度明显较慢,加热所达到的温度也低于中心区域的温度,这种情况通过热量成像仪可以直观观察。
所以目前为了克服上述情况,在使用电热片、电热膜等薄形加热元件时,最长见的方式是将电热片设计呈不断弯折的“蛇形”加热带,然后将其两端接入加热电路中。在此基础上,为了获得更快的加热速度,以及增加均匀的加热面,许多发明人对蛇形加热带也作出了相应的改进。见专利号为:201720993469.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这是本申请人之前提出名称为“一种微型电热片”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中,该片材的电极区域之间的区域开设有呈阵列分布的通孔。通过在电热膜/片的加热区域中设置通孔,通过控制不同区域通孔的疏密程度、或者孔径大小来改变该区域的加热温度。该技术方案虽然可以实现电热片的加热速率和更加均匀的加热,但是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放置电热片温度过高的问题。
通常,作为电发器产品,其为了保护人体不会被高温灼伤,通常会在电发器的电路中增加一个温度控制元件,例如PTC元件、温度传感器等,通过温度控制元件对电发器温度进行控制。但是这种温度控制元件由于并非直接检测的是电热片的工作温度,所以会存在一定误差。例如,通常要求电热片的工作温度不超过200-220摄氏度,但是由于误差,可能出现当电热片的工作温度超过这一最高温度后仍未触发电路中的温度控制元件,导致电发器工作温度较高,从而出现灼伤使用者头发、肌肤等危险情况。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人提出了以下改进技术方案,以进一步提升电热器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产品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温度保护的电发器用电热片。
为解决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发器用电热片,包括:导电材料制作的薄形片材,并且在片材的起始端与末尾端设置有电极区域,通过该电极区域将片材接入电路中产生热量,于片材的起始端与末尾端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断开部,该断开部通过一热熔断导电体电性连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于所述的断开部位置设置有一载板,于所述的载板上对应断开部处形成有一缺口。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断开部对应载板的另一表面覆盖有绝缘膜片。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片材呈连续弯折的蛇形,所述的断开部设置与片材的弯折部位置。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片材的电极区域之间的区域开设有呈阵列分布的通孔。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片材的电极区域之间的区域开设有呈阵列分布的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瑞迪三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瑞迪三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676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正负压两用微型气泵
- 下一篇: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混料浇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