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天线接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68213.1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4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周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08 | 分类号: | H04B7/0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李凌峰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接收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天线接收机的结构,在加入了对应的软件算法后,能够克服目前智能天线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的采样速率高、处理过程及系统复杂度高的缺点,其技术方案可概括为:多天线接收机,其与现有多天线接收机最大的不同在于,先对模拟信号进行解调后进行模数转换,或直接使用零中频解调器解调并输出数字信号,可大幅度降低采样速率,因此降低处理复杂度,克服系统难以实现的弊病,适用于多天线接收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特别涉及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中,采用多天线接收方法可以改善通信质量,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作为的多天线技术的一种模式,智能天线技术通过多天线结构及优化算法能显著提高接收信噪比,并抑制干扰,大幅度提高接收机性能。智能天线通过波束形成,提高期望信号的接收增益,同时降低干扰信号的接收增益,以此提高接收信干噪比。数字波束形成技术是智能天线中通常采用的波束形成技术,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中,每路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被转变为中频信号,然后对中频信号进行高速采样及模数转换,得到数字信号,再对多路数字信号再进行数字滤波、数字解调等处理,然后再对多路解调后的数字信号进行优化合并,形成波束并得到输出。典型的优化算法通常有LCMV(Linearly Constrained MinimumVariance),MMSE(Minimum Mean Squares Error),RLS(Recursive Least Squares)及LMS(Least Mean Squares)方法。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采样速率高、处理过程及系统复杂度高,难以实现且成本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多天线接收机的结构,在加入了对应的软件算法后,能够克服目前智能天线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的采样速率高、处理过程及系统复杂度高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天线接收机,包括优化算法及信号处理模块、数模转换器、系统输出端、多根接收天线及与多根接收天线一一对应的射频滤波及放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数字复数加法器和与多根接收天线一一对应的解调器、模数转换器、数字滤波器及数字复数乘法器,所述优化算法及信号处理模块至少包括两个反馈信号输入端、2倍接收天线数量的数字信号输入端、2倍接收天线数量的复数输出端及用于输入参考信号的参考信号输入端,每根接收天线与2个数字信号输入端及2个复数输出端对应,针对每根接收天线,其和与其对应的射频滤波及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该射频滤波及放大器的输出端和与其对应的解调器的输入端连接,该解调器的同相输出端及正交输出端和与其对应的模数转换器的两个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该模数转换器的两个输出端和与其对应的数字滤波器的两个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该数字滤波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和与其对应的数字复数乘法器的一个复数输入端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并与优化算法及信号处理模块中对应的两个数字信号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该数字复数乘法器的另一个复数输入端的两端分别与优化算法及信号处理模块对应的两个复数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各数字复数乘法器的复数输出端的两端分别与数字复数加法器的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数字复数加法器的复数输出端的两端分别与数模转换器的复数输入端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并分别与优化算法及信号处理模块的两个反馈信号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数模转换器的输出端与系统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682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厚度检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线束约束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