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科用呼吸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69006.8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8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郭然然;李凤棣;于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然然 |
主分类号: | A63B23/18 | 分类号: | A63B23/18 |
代理公司: | 六安众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3 | 代理人: | 鲁晓瑞 |
地址: | 256600 山东省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训练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科用呼吸训练器,包括筒体,筒体内设有固定隔板和滑动隔板,固定隔板和滑动隔板把筒体依次分隔成吸气腔、空气腔和训练腔,吸气腔内设有与固定隔板连通的气管,气管连接气嘴,训练腔内设有滑筒,滑动隔板上设有通气孔,滑筒内设有浮球,浮球通过弹簧与滑动隔板固定连接,滑筒与筒体的底部滑动连接,筒体的上下两端口处分别设有上端盖和下端盖;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隔板上下滑动以调整空气腔的内部体积,调整吸气强度,训练强度多种,可以自由调整,适用范围广;本实用新型体积小,方便携带,上端盖和下端盖实现对筒体的密封,避免在携带时内部污染以及遭到破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呼吸科用呼吸训练器。
背景技术
人在正常吸气时,横膈膜收缩和外肋间肌收缩,当用力吸气时,还需吸气辅助肌,如斜方肌、斜角肌的协助,这些肌肉收缩的结果使得胸阔上举,胸腔空间扩大到极限,因此需要对吸气肌进行锻炼,吸气训练器采用阻抗训练基础原理,使用者透过吸气训练器吸气时需费力去抵抗训练器设定的阻抗,以增加吸气肌力,借此增加呼吸肌强度与耐受度。目前的呼吸训练器体积大,不便于携带,并且训练强度较为单一,不能够根据不同的病人调整不同的吸气强度,适用范围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科用呼吸训练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呼吸训练器体积大,不便于携带,训练强度单一,不能够调整吸气强度,适用范围受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呼吸科用呼吸训练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固定隔板和滑动隔板,所述固定隔板和滑动隔板把筒体依次分隔成吸气腔、空气腔和训练腔,所述吸气腔内设有与固定隔板连通的气管,所述气管连接气嘴,所述训练腔内设有滑筒,所述滑筒与滑动隔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动隔板上设有通气孔,所述滑筒内设有浮球,所述浮球通过弹簧与滑动隔板固定连接,所述滑筒与筒体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筒体的上下两端口处分别设有上端盖和下端盖。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外壁内嵌有刻度尺,所述刻度尺的“0”刻度点与固定隔板靠近空气腔的一侧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滑动隔板通过旋转轴承连接丝杆,所述丝杆穿过训练腔与筒体的端部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端盖侧壁通过旋转轴与筒体侧壁活动连接,所述上端盖位于旋转轴相对称的一侧壁固定连接第一磁块,所述筒体侧壁与第一磁块相对应位置设有第二磁块,所述第一磁块的平面大于第二磁块的平面。
优选的,所述下端盖与筒体侧壁螺纹连接,所述下端盖的底部固定连接球槽,所述球槽与浮球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通气孔围绕滑动隔板的中心环形等间距排列。
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隔板上下滑动以调整空气腔的内部体积,在进行吸气时,内部空气量不同,进而调整吸气强度,训练强度多种,可以自由调整,适用范围广;且本实用新型外形体积小,方便携带,上端盖和下端盖实现对筒体的密封,避免在携带时内部污染以及遭到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
图中:1、筒体;2、固定隔板;3、滑动隔板;4、吸气腔;5、空气腔;6、训练腔;7、气管;8、气嘴;9、滑筒;10、通气孔;11、浮球;12、弹簧;13、上端盖;14、下端盖;15、刻度尺;16、旋转轴承;17、丝杆;18、旋转轴;19、第一磁块;20、第二磁块;21、球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然然,未经郭然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690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链条上的螺纹销轴
- 下一篇:一种百叶窗结构及储能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