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把手、锁壳结构及智能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69032.0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3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左稳;刘亚平;范仲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永和安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3/00 | 分类号: | E05B3/00;E05B17/18;E05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刘曾 |
地址: | 432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把手 结构 智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把手、锁壳结构及智能锁装置,涉及锁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把手包括本体以及活动连接在本体上的遮挡件。本体上开设有通孔,遮挡件能够遮挡或打开通孔;通孔用于与锁壳上的钥匙孔对应,因此把手整体位于钥匙孔前方,当遮挡件将通孔遮挡或打开时,把手将钥匙孔遮挡或打开,也就是说,该把手能够起到防护钥匙孔的作用,从而有助于提高安全性,降低锁芯被损坏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把手、锁壳结构及智能锁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安全性能,在一些可启闭的器物上往往设置有锁。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锁由于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型方面具有更加智能化的优势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进一步保证智能锁的使用可靠性,市场上常见的智能锁均设置有机械钥匙孔。部分钥匙孔直接裸露在外,灰尘等杂质容易进入锁体内部,造成锁芯损坏,或被人为损坏;目前大部分的锁上均设置有用于防护钥匙孔的盖板,盖板通过转动或滑动的方式连接在锁壳上,从而通过盖板实现钥匙孔的隐藏和打开,然而该结构仍然存在易被人为损坏锁芯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把手,其能够降低锁芯被人为损坏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锁壳结构,其包括上述的把手,也能够降低锁芯被人为损害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智能锁装置,其包括上述的锁壳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把手,其包括本体以及遮挡件;所述本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与锁壳上的钥匙孔对应;所述遮挡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本体,以遮挡或打开所述通孔。
可选的,上述活动连接为可滑动地连接。
可选的,上述本体上设置有滑槽,所述遮挡件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块可滑动地配合。
可选的,上述把手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对所述遮挡件限位,以防止所遮挡件脱离所述本体。
可选的,上述把手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定位珠,所述定位珠与所述遮挡件可滚动地配合。
可选的,上述把手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本体的卡扣,所述遮挡件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与所述卡扣卡接,以使所述遮挡件保持遮挡所述通孔的状态。
可选的,上述卡扣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用于与所述卡槽卡接;所述卡扣的至少部分具有弹性,所述卡扣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时,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槽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锁壳结构。该锁壳结构包括壳体以及上述任意一种把手。把手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钥匙孔,所述把手上的通孔与所述钥匙孔对应设置。
可选的,上述锁壳结构还包括盖板,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盖板的容纳槽,所述钥匙孔开设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盖板具有磁性部,所述盖板用于盖合于所述容纳槽内,以使所述磁性部与所述钥匙孔内的锁体磁性吸附;所述盖板的一端用于在朝向所述钥匙孔移动时,所述盖板的另一端脱离所述容纳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锁装置。该智能锁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种锁壳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把手、锁壳结构及智能锁装置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永和安门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永和安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690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却器用防堵塞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产品的供电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