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用油脂脱臭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71360.4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5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黄静;奕志英;李广涛;秦枭;高宏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清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3/00 | 分类号: | C11B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161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室 油脂 脱臭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验室用油脂脱臭设备,涉及油脂脱臭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蒸气制备装置、二次蒸汽加热装置、油脂加热装置、冷凝装置、缓冲瓶、抽真空装置;油脂加热装置包括第二加热烧瓶、温度监测器、第二加热机构;冷凝装置包括冷凝管、真空接头、收集瓶、冷却水循环机构,第二加热烧瓶与冷凝管之间设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上设有压力检测器;便于研究油脂脱臭过程参数与效果之间的关系。第二连接管包括输入管、输出管,输入管、输出管具有夹角,避免蒸汽冷凝进入高温油脂爆沸,引发安全事故。第二加热烧瓶包括腔体、密封件和长度大于或等于10cm的输入通道、输出通道、测量通道;避免油脂飞溅接触密封件后落回引入新的杂质和异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脂脱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实验室用油脂脱臭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油脂的加工过程而言,有一个关键的步骤是脱臭;在油脂加工过程中,由于空气的氧化作用以及金属离子伴随油脂中的少量水,促使油脂酸败,从而产生低分子的醛,酮,游离脂肪酸及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同时油脂制取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的漂土味,焦糊味等异味,再加上油脂本身具有的特殊味道;因而,脱臭和水蒸气精炼参数对精炼油脂质量有明显的影响,操作参数对合乎要求油脂的生产是至关重要的。
公告号为CN103484244B的中国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高真空度下的油脂脱臭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加热器和回油管,加热器由上至下设置在装置壳体内的中心处,多个圆形加热器组围绕内壳体,装置壳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油管侧面设置有出油口,装置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循环油管;其使用水蒸气作为搅动气体,在较高真空度下进行油脂脱臭操作,解决了目前脱臭塔应用中脱臭率不高,油脂反式脂肪酸较高,脱臭油色较深等问题。但是目前国内外采用的脱臭设备大多是中试及大生产用的脱臭设备,罐体容量较大,对于油脂脱臭工艺摸索阶段来说,采用这种脱臭设备,实验阶段成本很高,原料油大量浪费,因此合适的实验室脱臭模拟设备是必不可少的。
而目前实验室阶段模拟油脂脱臭的设备大都采用氮气作为脱臭介质,氮气作为脱臭介质,其脱臭效果比水蒸气的脱臭效果差,因此目前实际的大生产采用的多是以水蒸气作为脱臭介质,因此实验室模拟效果与实际生产差异较大,数据可参考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实际生产接近的采用水蒸气作为脱臭搅动气体的实验室小型脱臭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用油脂脱臭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蒸气制备装置、油脂加热装置、冷凝装置、抽真空装置;所述蒸气制备装置包括第一加热烧瓶和用于加热第一加热烧瓶的第一加热机构;所述油脂加热装置包括第二加热烧瓶、温度监测器和用于加热第二加热烧瓶的第二加热机构;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冷凝管、真空接头、收集瓶、冷却水循环机构,所述真空接头包括真空接口,所述冷凝管的进口位于冷凝管的出口的上方,所述真空接头的进口与冷凝管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真空接口位于冷凝管的进口与真空接头的出口之间;所述第一加热烧瓶的出口与第二加热烧瓶的进口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第一加热烧瓶的一端延伸入第二加热烧瓶的内部,所述第二加热烧瓶的出口与所述冷凝管的进口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真空接头的出口与收集瓶的进口相连接,所述真空接头与抽真空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压力检测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热机构加热第一加热烧瓶内的水,使其产生蒸汽,通过第一连接管通入第二加热烧瓶中,蒸汽作为搅动气体充分与第二加热烧瓶中的油脂混合,通过第二加热机构的加热,避免蒸汽冷凝;蒸汽将油脂中的异味带走并通过第二连接管进入冷凝管,在冷却水循环机构的作用下,冷凝水带走蒸汽的热量使其冷凝,通过真空接头的出口收集在收集瓶内部,抽真空装置通过第三连接管抽气,在通过冷凝管在第二加热烧瓶中制造负压环境,通过压力检测器监控第二加热烧瓶中的压力值,通过温度监测器检测第二加热烧瓶中油脂的温度,进而探索实际生产中的脱臭过程的操作参数与脱臭效果之间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清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清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713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清洁的平移式自动门
- 下一篇:一种螺钉智能装配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