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气式汽车引擎盖弹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72452.4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60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38 | 分类号: | B60R21/3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31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式 汽车 引擎盖 弹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气式汽车引擎盖弹起装置,包括点火管、与点火管连接的点火管固定件、压力筒和套筒,所述的压力筒的两端均设有开口,所述的点火管设于压力筒的前端口,压力筒的后端的外周面设有周向的环形凹槽,压力筒后端的开口处设有用于封闭开口的爆破膜,压力筒中设有高压气体,套筒的前端设有向内弯折的导向口,套筒的后端为封闭结构,压力筒的前端位于套筒外,压力筒的后端位于套筒中,压力筒后端的外径大于套筒导向口的内径,压力筒的环形凹槽中设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采用套筒结构,密封性好,响应时间短,能快速触发且不会产生任何飞溅物,适用于大部分车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安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充气式汽车引擎盖弹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安全技术在汽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与行人发生碰撞,行人的身体尤其是头部部位极易与汽车引擎盖发生剧烈碰撞。为此现在市面上的一些车型在引擎盖内会设置弹性装置,当汽车与行人在碰撞时,汽车的引擎盖迅速弹起,行人与引擎之间接触时间短,将刚性碰撞变为弹性碰撞,但目前市面上的汽车引擎盖弹起装置响应速度较慢,结构比较复杂。
现有技术中,现在常用的是烟火式引擎盖弹起装置,是利用烟火式微型气体发生器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顶升引擎盖下的铰链板进而抬升引擎盖。但由于烟火式引擎盖弹起装置需要加载大剂量的产气药,触发后会产生相对较多的光和热以及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严重影响周围的橡胶件、注塑件和线束等使用寿命,增加后期维护成本。
技术人员对引擎盖弹起装置也进行了改进,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充气式汽车引擎盖自动弹起装置”,其公告号CN206954174U,包括支撑筒,设在支撑筒内的储气筒,所述支撑筒的下端设有点火管座,点火管座内设有电点火管,储气筒内设有储气腔,储气筒下端设有活塞和爆破膜,在汽车与行人碰撞时,电点火管产生火焰,火焰击破爆破膜,储气腔内的高压气体进入支撑筒推动活塞向上移动将引擎盖顶起,该实用新型响应迅速,但触发后活塞会将密封盖击碎产生高速飞溅物,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充气式汽车引擎盖弹起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气式汽车引擎盖弹起装置,包括点火管、与点火管连接的点火管固定件、压力筒和套筒,所述的压力筒的两端均设有开口,所述的点火管设于压力筒的前端口,压力筒的后端的外周面设有周向的环形凹槽,压力筒后端的开口处设有用于封闭开口的爆破膜,压力筒中设有高压气体,套筒的前端设有向内弯折的导向口,套筒的后端为封闭结构,压力筒的前端位于套筒外,压力筒的后端位于套筒中,压力筒后端的外径大于套筒导向口的内径,压力筒的环形凹槽中设有密封圈。在行人与汽车发生碰撞时,点火电流触发点火管,点火管释放出能量击破爆破膜,将密闭在压力筒中的压缩气体释放进入压力筒和套筒组成的密闭空间。由于压力筒和套筒间有密封圈密封,大量的气体在密闭空间内堆积并推动套筒抬升,将引擎盖在规定的时间段内顶起至设定的高度。
作为优选,压力筒的前端口设有向内弯折的挡环,所述的点火管通过点火管固定件固定在挡环处,点火管与点火管固定件间设有密封膜,使高压气体储存在压力筒内不会泄漏。
作为优选,所述的压力筒后端口呈喇叭口状,喇叭口状的端口靠近压力筒前端的一端设置所述的爆破膜,端口靠近压力筒后端的一端设置所述的环形凹槽。喇叭口状的端口外径大,能够有效防止压力筒脱离套筒,同时,端口后端的环形凹槽位置能够使密封圈与套筒内壁紧密贴合,实现良好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的压力筒和套筒的间隙中设有缓冲垫,所述的缓冲垫的内径与压力筒的外径相适配,缓冲垫的外径与套筒的内径相适配,使缓冲垫弹起装置触发时能在压力筒与套筒碰撞时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防止压力筒或套筒破坏产生高速飞溅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湖州)有限公司,未经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湖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724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笔记本塑料外壳生产用清冼装置
- 下一篇:喷胶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