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灯接电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73588.7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9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诺 |
主分类号: | F21V23/06 | 分类号: | F21V23/06;H01R13/22;H01R13/62;H01R13/46;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建平 |
地址: | 5373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灯接电体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LED灯接电体,包括有绝缘体,在绝缘体上设有至少两个磁性导电柱,所述磁性导电柱的上部竖直立于绝缘体的上表面,磁性导电柱的下部穿过绝缘体外露于绝缘体的下表面;所有磁性导电柱成排设置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有磁性导电柱中,呈单个间隔布置的多个磁性导电柱的下端连接有负极导电片/正极导电片,所述负极导电片与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正极导电片与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任意一个磁性导电柱均可与其相邻的另一个磁性导电柱组成正负极磁性导电柱接电组。磁性连接结构保证了电连接的稳定性,连接简单快速,不会出现连接断裂等故障问题,且任意两个左右相邻的磁性导电柱就可完成正负极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饰领域,尤其是指一种LED灯接电体。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LED灯体的接电均通过导线的方式连接电源端和灯体端,但是导线连接体存在连接不稳定、故障率高、安装麻烦不便等问题,此外,由于导线的强度问题,不可将导线用来固定灯体,需要采用其他结构对灯体进行固定或吊装,导致整灯结构较为繁杂。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LED灯接电体。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LED灯接电体,包括有绝缘体,在绝缘体上设有至少两个磁性导电柱,所述磁性导电柱的上部竖直立于绝缘体的上表面,磁性导电柱的下部穿过绝缘体外露于绝缘体的下表面;所有磁性导电柱成排设置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有磁性导电柱中,呈单个间隔布置的多个磁性导电柱的下端连接有负极导电片/正极导电片,所述负极导电片与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正极导电片与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任意一个磁性导电柱均可与其相邻的另一个磁性导电柱组成正负极磁性导电柱接电组。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有负极导电片,在相邻的负极导电片之间连接有金属导电条以形成负极导电板;所有正极导电片,在相邻的正极导电片之间连接有金属导电条以形成正极导电板。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负极导电板和正极导电板固定于绝缘体的下表面上。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在所述磁性导电柱的下端设有导电底座,所述负极导电片/正极导电片套设于磁性导电柱和导电底座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磁性导电柱的上端与灯体端的金属接电触点接触,磁性连接结构保证了电连接的稳定性,连接简单快速,不会出现连接断裂等故障问题,且任意两个左右相邻的磁性导电柱就可完成正负极电连接。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附图所显示的方位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仅供较佳实施例的参考理解,可以图中所示的产品部件进行位置的变化或数量增加或结构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诺,未经刘文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735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撑立柱结构及柔性拉索支架
- 下一篇:一种民用望远镜用可调节观测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