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环登机牌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73634.3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99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兵;廖建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大学 |
主分类号: | B42D25/25 | 分类号: | B42D25/25;G06K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登机牌 | ||
一种手环登机牌。其目的是预防和解决民航飞机乘客私自交换登机牌的问题。本发明使用一次性手环登机牌。手环登机牌有三层:纸质上层、薄膜塑料袋内胆层、纸质下层。纸质上层表面开有一些透视孔。内胆层的塑料袋是真空密封的,内有会迅速氧化变色的颜料。塑料袋内胆层夹在纸质上层和下层之间,并和纸质上层与下层粘合在一起。纸质上层和下层有预制的划痕。纸质上层表面一端有粘胶区,与之对应的纸质下层表面另一端也有粘胶区。粘胶区上有保护贴纸。使用时,在纸质上层表面打印好登机牌信息,将登机牌绕在乘客手腕上,再撕掉粘胶区保护贴纸将登机牌粘合成一个手环。手环只有撕开才能取下,但撕开就会变色,从而能鉴别乘客是否私下交换了登机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环登机牌,属于交通运输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持续发展,乘坐飞机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普遍的出行方式。乘坐飞机在给人们出行提供便捷的同时,民航飞机运营的安全管理也日益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飞行中的飞机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很可能造成机毁人亡。民航安全管理涉及诸多方面,其中要求并确保飞机乘客实名登机就是其中一项。特别是,要求乘客实名登机是应对有组织犯罪人员和恐怖分子威胁的重要措施。目前为了确保飞机乘客实名登机,登机牌与乘客身份的一一对应验证工作主要在安检通道由安检人员使用专门的设备和系统来实施。一旦乘客通过安检通道进入候机区,机场和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出于登机时间和设备成本的考虑,在登机口一般不会再核对登机牌与乘客身份是否一一对应,而是只会扫描登机牌后就让持有登机牌的乘客登机。因此,如果两个不同航班的乘客在领取登机牌和安检时都是亲自正常进行,但是通过安检通道进入候机区后就相互交换彼此的登机牌,进而登上不是以自己身份所购买机票的航班,这就会给民航飞行安全管理带来隐患。有组织犯罪人员和恐怖分子可以利用目前登机牌管理上的漏洞,特意安排黑名单可疑人员与白名单正常人员交换登机牌,迷惑公安人员,摆脱跟踪调查,进而可能实施出其不意的犯罪和恐怖行为。由于公安人员事先将注意力和防范力量集中在黑名单可疑人员所购买机票的航班上,而并不掌握与之交换登机牌的白名单正常人员所购买机票的航班信息,那么,如果可疑的犯罪人员和恐怖分子在登上白名单正常人员所购买机票的航班后实施犯罪和恐怖行为,就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事实上,现有的登机牌技术本身基本没有任何防范飞机乘客私自交换登机牌的功能,而是主要依靠值机柜台和安检通道的诸如人脸识别技术和与相关公安信息系统联网的专用设备来保证登机牌与乘客身份一一对应。在登机口再安装和使用这些人脸识别技术和与相关公安信息系统联网的专用设备,一则增加成本,二则会延长乘客登机时间。指纹识别虽然便宜快捷,但是乘客可以套戴指纹膜,登机口的工作人员不一定能及时发现,因此并不能有效杜绝乘客私自交换登机牌。在其他行业里,比如医疗行业,为了标明病人的身份信息便于准确服务,有时会给病人佩戴上一次性纸带手环,并把病人身份信息打印在纸带手环上;要想取下纸带手环,一般只能撕毁。但是这个方法对杜绝飞机乘客私自交换登机牌还是不够,因为乘客在候机区里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小心翼翼地解开纸带手环再交换戴上;即使在解开纸带手环时不小心将其部分撕毁,乘客也可以用胶水和透明胶纸仔细地重新粘合好纸带手环,从而登机口的工作人员不一定能够识别发现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手环登机牌,通过特殊的设计,使得飞机乘客私自交换后的登机牌在登机口将无法通过验证识别,从而有效阻止乘客私自交换登机牌乘机。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大学,未经中国民航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736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却型冲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食品检测用样品存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