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溺水智能手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75239.9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76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佳;郑俊彬;王丽娜;李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C9/15 | 分类号: | B63C9/15;A61B5/0205;A61B5/11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郝传鑫 |
地址: | 51148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溺水 智能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溺水智能手环,涉及防溺水设备领域。防溺水智能手环包括手环本体、控制芯片、气囊组件和电源,手环本体上设有心率传感器,以及加速度传感器,气囊组件包括气囊、气源和阀门,心率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阀门分别与控制芯片电连接,控制芯片用于在接收到的心率检测值大于心率设定值且加速度检测值大于加速度设定值时控制阀门开启。根据佩戴者在溺水情况发生初期的挣扎动作,通过心率传感器检测佩戴者的心率变化,以及加速度传感器检测佩戴者的手部是否出现快速的拍水或挥舞动作,当心率检测值心率大于心率设定值,且加速度检测值大于加速度设定值时,控制芯片使气囊快速充气,为佩戴者提供了及时的保护,安全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溺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溺水智能手环。
背景技术
对于游泳初学者而言,在无专人看护的情况下,可能会因为不了解水情而发生溺水意外。但是,救生圈通常比较难以携带,随后发展出了救生手环这类产品。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097208U、授权公告日为2018.03.1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防溺水系统装置,并具体公开了智能防溺水系统装置包括手环本体、主动防护装置、远程监控显示终端、声光报警装置和无线节点五部分,手环本体通过无线节点分别与主动防护装置、远程监控显示终端、声光报警装置相连;手环本体包括手环主体、第一腕带、第一控制器、振动马达、温度传感器、心率检测组件、GPS组件、水压检测组件、短信组件、第一储能组件、显示组件、蓝牙组件、时钟组件、存储器、按键;主动防护装置包括外壳、塑料盒、第二腕带、安全气囊、气瓶、气阀、电磁阀、第二控制器、第二蓝牙组件、第二储能组件。
水压检测组件实时检测佩戴者在水中的水压参量;心率检测组件实时跟踪并获取人的心率及变化情况;水压检测组件实时检测人在水中的水压,当水压超过设定值一定时间后,则认为有溺水危险,向第一控制器发送信号;当心率出现突然升高及异常变化,水压超过设定值一段时间后,启动声光报警装置进行报警;第一控制器发出信号触发主动防护装置,主动防护装置迅速弹出安全气囊,使人体不下沉,以便及时进行救援。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佩戴者出现了溺水情况,根据人在水中的求生反应,通常初期会先出现挣扎动作,将手向上伸出水面,击打水面以使口鼻浮出水面,并伴随有挥舞手部的动作。而在使用现有技术中的防溺水装置时,由于人在水中的挣扎动作,使水压检测组件并不能有效检测此时佩戴者已经出现了溺水危险的情况。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防溺水装置存在保护不及时,以及安全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防溺水智能手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溺水装置对佩戴者保护不及时,安全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防溺水智能手环的技术方案为:
防溺水智能手环包括手环本体、控制芯片、气囊组件和电源,所述手环本体上设有用于检测佩戴者心率的心率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佩戴者的手腕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所述气囊组件包括气囊、气源和阀门,所述心率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阀门分别与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用于在接收到的心率检测值大于心率设定值且加速度检测值大于加速度设定值时控制阀门开启。
有益效果:根据佩戴者在溺水情况发生初期的挣扎动作,通过心率传感器检测佩戴者的心率变化,以及加速度传感器检测佩戴者的手部是否出现快速的拍水或挥舞动作,当心率检测值心率大于心率设定值,且由于手部动作使加速度检测值大于加速度设定值时,控制芯片使气囊快速充气,并通过气囊产生的浮力,为佩戴者提供了及时的保护,安全性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手环本体包括腕带和连接在腕带上的壳体,所述控制芯片和气囊组件安装在壳体中,所述心率传感器的感应探头穿出所述壳体的底壁。
进一步的,为了满足小型化的需求,所述心率传感器为光学心率传感器。
进一步的,为了满足小型化的需求,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为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752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风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装厨余垃圾的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