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大跨度梁支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76758.7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5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谢军邦;张驰;陈奕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深安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4 | 分类号: | E04G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诸炳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大 跨度 支撑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大跨度梁支撑系统,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放置装置梁底部处的梁底模板、连接在梁底模板两侧处的梁侧模板,设置在梁底模板底部处的支撑组件,所处支撑组件包括水平放置在梁底模板底部处的放置板、竖直连接在放置板上部处的竖板、竖板靠近梁侧模板之间连接有多个水平延伸的弹簧,弹簧背离竖板的一侧与梁侧模板相抵,放置板的底部连接有多个与下楼板上端面抵接的立柱。本实用新型具有不需要同时使用两个工人进行配合,即可完成对侧梁主龙骨的安装,效率较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大跨度梁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对建筑质量寿命要求的提高,建筑中常使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作为主体。其中出现了很多跨度大、支撑高、载荷重的型钢混凝土工程。由于大跨度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自重及施工载荷较大,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模板支撑方案,从而保证支撑体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以及合理的工程量。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746975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大跨度梁模架,设置于混凝土浇筑成的平面垫层上方,包括沿平面垫层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均匀排布的横柱、以及与横柱等长的纵柱,相对的横柱之间沿横柱的高度方向均匀搭设有横梁,相对的纵柱之间沿纵柱的高度方向均匀搭设有纵梁,横柱与纵柱上方设置有顶板层,顶板层下方设置有抵触至平面垫层的梁立杆,梁立杆的顶端垂直连接设置有梁主龙骨,梁主龙骨两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横柱与纵柱的侧梁主龙骨,梁主龙骨与侧梁主龙骨之间设置有抵触至侧梁主龙骨与梁主龙骨且将两者撑开的斜撑。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使用时,工人先将横柱、纵柱连接完毕,然后将梁主龙骨放置在顶板立柱上部处,然后将梁内部处的钢筋进行安装,然后将梁侧壁处的侧梁主龙骨进行安装,在两个相对的侧梁主龙骨之间穿设对拉螺栓。由于在安装时需要一个人扶住其中一个侧梁主龙骨,另外一个人去安装另一侧梁主龙骨,将对拉螺栓穿过水平的两个侧梁主龙骨之间即可。使用时需要两个工人同时进行配合使用,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大跨度梁支撑系统,不需要同时使用两个工人进行配合,即可完成对侧梁主龙骨的安装,效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超大跨度梁支撑系统,包括放置装置梁底部处的梁底模板、连接在梁底模板两侧处的梁侧模板,设置在梁底模板底部处的支撑组件,所处支撑组件包括水平放置在梁底模板底部处的放置板、竖直连接在放置板上部处的竖板、所述竖板靠近梁侧模板之间连接有多个水平延伸的弹簧,所述弹簧背离竖板的一侧与梁侧模板相抵,所述放置板的底部连接有多个与下楼板上端面抵接的立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横杆、立柱、纵杆进行捆扎,然后将放置板放置在立柱的上部处,将梁底模板放置在放置板的上部处,对梁内部处的钢筋进行安装和捆扎,然后将梁侧模板放置在弹簧和梁侧壁之间,此时梁侧模板与梁之间连接较为稳定,随后对两个相对的梁侧模板之间设置对拉螺栓即可,此时由于两侧木板均被竖板一侧处的弹簧进行抵接,工人自身便可完成对拉螺栓的穿设,效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板底部处连接有T形块,所述放置板上端面处开设有供T形块滑动的T形槽,所述竖板沿T形槽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盖设在放置板上部处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放置板之间通过竖直的第一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不同尺寸梁时,人手将第一螺栓旋出,然后将竖板底部处的T形块沿T形槽进行滑动,当两个竖板滑动至理想的位置后,将第一螺栓穿过连接块连接在放置板内部处即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板的顶部处和放置板的端部处均铰接连接有斜杆,所述斜杆距滑动槽为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深安企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深安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767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