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型便携仪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77837.X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9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袁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中市南方矿用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7/12 | 分类号: | G07F17/12;G07F7/10;G07C1/20;G07C9/00;G06Q50/02;G01N33/00;G01R31/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艾中兰 |
地址: | 212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便携 管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型便携仪管理系统,涉及矿用设备管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便携仪管理装置集成了人脸识别功能、电子标签识别功能、便携式设备充电功能,能实现便携仪器采集数据、电池等仪器状态检测上传,实现煤矿井下相应位置甲烷、一氧化碳等气体的采集分析,以及作业人员便携仪器无人发放、人员考勤、人员井下行走轨迹跟踪,并支持定点打卡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设备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型便携仪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各矿业公司便携式设备(如井下各种气体测定器等)的发放主要是由设备室集中配发,人工登记操作,设备发放和保管不到位,追究责任不明确。这种人工的登记管理方式,在上下井高峰时期容易造成拥挤现象,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成本和作业时间,收发效率较低。
为了适应国家建设数字化矿井的新要求,充分调动和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迫切需要开发一套便携仪管理装置,有效实现便携设备的智能管理及人员管理。
发明内容
为解决人工登记管理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型便携仪管理系统。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型便携仪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人脸识别设备,用于识别作业人员的人脸特征信息;
电子标签识别设备,嵌入式安装在智能充电装置上,通过串口与智能充电装置连接,用于识别作业人员的电子标签信息;
智能充电装置,用于人脸识别验证通过后发放便携式设备、电子标签识别验证通过后回收便携式设备,并提供便携式设备的充电功能;
管理服务器,通过局域网与所述人脸识别设备连接,通过串口与所述智能充电装置连接,提供系统管理功能及数据存储、统计、查询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便携仪管理装置集成了人脸识别设备和电子标签识别设备,通过对作业人员人脸识别、对便携仪器标签识别,能够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实现便携仪器的分发和回收。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便携仪管理装置集成了充电设备,通过设置信号板、继电器板、采集板、读卡器板和多个带电子锁和充电器的充电柜,能够实现采集数据的自动检测上传及便携仪器的充电功能,解决人工登记管理的缺陷和不足,能够提高生产管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型便携仪管理装置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型便携仪管理流程示意图。
图3是一具体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图;
图4是信号板485模块;
图5是采集板485模块;
图6是信号板声光报警电路;
图7是信号板232模块;
图8是充电器单片机;
图9是充电器485模块;
图10是充电器电源;
图11是充电器与便携仪器红外通信原理图;
图12是继电器驱动电路;
图13是继电器板与信号板控制信号连接;
图14是继电器板译码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下实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并不仅局限于此,凡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均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中市南方矿用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扬中市南方矿用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778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