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骨科牵引固定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79963.9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4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林雨果;刘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雨果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A61H1/00 |
代理公司: | 常德宏康亿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9 | 代理人: | 周济妹 |
地址: | 533899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骨科 牵引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骨科牵引固定架。所述新型骨科牵引固定架包括第一底座、坐卧结构、重量结构和头套结构,所述坐卧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重量结构,所述重量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头套结构,所述头套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所述坐卧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连接杆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固定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的顶端,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对称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侧壁,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对称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侧壁,所述第二底座对称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侧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骨科牵引固定架具有能够坐位牵引或切换躺位牵引,舒适省力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骨科牵引固定架。
背景技术
牵引是一种治疗方法之一,对人体某部位进行牵拉练习,目的是增大椎体间隙和椎间孔,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和椎动脉的扭曲,缓解肌肉痉挛,使凸出的椎间盘复位。常用的有治疗颈椎病的颈椎牵引或腰椎间盘突症的骨盆牵引等。
然而传统的牵引固定架患者在使用时,长时间的坐位牵引会给患者增加疲劳感,需要躺位牵引变换其它位置使舒适度得到增加。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新型骨科牵引固定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能够坐位牵引或切换躺位牵引,舒适省力的新型骨科牵引固定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骨科牵引固定架包括:第一底座;坐卧结构,所述坐卧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所述坐卧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连接杆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固定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的顶端,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对称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侧壁,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对称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侧壁,所述第二底座对称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侧壁;重量结构,所述重量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头套结构,所述头套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
优选的,所述坐卧结构还包括螺帽和螺杆,所述螺杆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连接杆的内部,所述螺帽和所述螺杆之间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重量结构包括连接线、承重杆和砝码,所述连接线安装于所述头套结构的内部,所述承重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所述砝码卡合所述承重杆的内侧壁。
优选的,所述头套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头套和定滑轮,所述第二支撑杆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端侧壁,所述第一支撑杆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面,所述头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所述定滑轮对称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内侧壁。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呈垂直关系,且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一固定板呈平行关系。
优选的,所述头套的截面呈三角形,且所述头套和所述承重杆之间呈平行关系。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的底端呈圆柱体,且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呈垂直关系,所述第二底座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呈垂直关系。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骨科牵引固定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雨果,未经林雨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799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定床活性炭吸附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预防心、脑卒中缺血预适应训练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