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空气站电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82042.8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4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何宽;李成;彭健;李根;韩俊科;冯秋;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润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D21/02;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广东翰锐律师事务所 44442 | 代理人: | 胡厚财 |
地址: | 550003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空气 电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型空气站电路结构,包括:底座、微处理器、传感器组、传感器盖以及气泵;传感器组、传感器盖以及气泵均与微处理器连接;传感器组密封于传感器盖与主板之间,且传感器盖上开设有与进气端连接的第一通孔,开设有与出气端连接的第二通孔;主板垂直固定设置于底座上;底座上基于主板的宽度开设有进气端和出气端;气泵设置于出气端,且气泵与传感器盖的第二通孔通过气体管道连接将进气端和出气端均开设于底座上,使得基于进气端和出气端的微型空气站电路结构更加紧凑与集中,在主板上的布置采用迂回式结构,实现了一种排布更加合理,气路更加流畅,且集中化程度更高的微型空气站电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型空气站电路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普通中国民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存环境也越发地恶劣,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也被国民重点关注,尤其是雾霾污染的迅猛发展,人们迫切地希望对生存环境进行监测并通过数据记录来分析环境变化。
传统的空气站通常体积较大,集成度不高,且设备的安装过程复杂,不够灵活。但随着对空气站的移动化和微型化要求的提高,微型空气站在逐渐替代传统的空气站成为各行各业的主要使用对象。
为了缩小微型空气站的体积,急需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一种排布更加合理,气路更加流畅,且集中化程度更高的微型空气站电路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型空气站电路结构,提供了一种排布更加合理,气路更加流畅,且集中化程度更高的微型空气站电路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型空气站电路结构,包括:
底座、微处理器、传感器组、传感器盖以及气泵;
所述传感器组、所述传感器盖以及所述气泵均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所述传感器组密封于所述传感器盖与主板之间,且所述传感器盖上开设有与进气端连接的第一通孔,开设有与出气端连接的第二通孔;
所述主板垂直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底座上基于所述主板的宽度开设有所述进气端和所述出气端;
所述气泵设置于所述出气端,且所述气泵与所述传感器盖的所述第二通孔通过气体管道连接。
可选的,所述传感器盖包括:
壳盖及传感器电路;
所述传感器电路设置于所述壳盖上;
所述传感器组密封于所述壳盖与所述主板之间;
所述传感器电路包括恒压源电路、开关电路、第一电流转电压电路、第一传感器适配电路、第一滤波放大电路、第二电流转电压电路、第二传感器适配电路和第二滤波放大电路;
所述传感器组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与所述恒压源电路连接;
所述传感器组的第零输出端依次与所述第一电流转电压电路、所述第一传感器适配电路和所述第一滤波放大电路连接;
所述传感器组的第二输出端依次与所述第二电流转电压电路、所述第二传感器适配电路和所述第二滤波放大电路连接;
所述传感器组的所述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之间以及所述传感器组的所述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第零输出端之间均连接有所述开关电路;
所述第一滤波放大电路和所述第二滤波放大电路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滤波放大电路和所述第二滤波放大电路分别通过模数转换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通信电路及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润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润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820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