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管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82842.X | 申请日: | 2019-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23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04 | 分类号: | A61F2/04;A61F2/9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洪波 |
地址: | 47102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管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管支架,支架在食管中稳定性不足容易发生移动,影响患者的正行进食,同时较柔软的支架在食道中容易收缩影响正常进食,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进料口、金属架、金属丝、防脱落环、圆环和支撑圈;金属架是由金属丝编织形成针织型结构,金属架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的形状设置成顶端大底端小的喇叭形状,进料口的顶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圆环。本实用新型通过金属架底部的出料口设计成蘑菇型状可使底部与胃底部胃壁紧密贴合,有效的防止胃里食物返流进入胸腔,且增加了金属架在食道内的稳定性,金属架内部安装的支撑圈可使金属架更好的被撑开,避免缩起的金属架影响食物的进入和流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管支架。
背景技术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食管癌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咽下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一般治疗食道癌需要用到食管支架,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是一种有效的姑息性治疗食道癌的方法,主要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可以改善患者吞咽困难,恢复饮食,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有效的延长了病人的生存期,需要用到的是食管支架,现有的食管支架功能还不够完善,支架在食管中稳定性不足容易发生移动,影响患者的正行进食,同时较柔软的支架在食道中容易收缩影响正常进食,为了解决上述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食管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食管支架,解决了支架容易脱落、不易充分撑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食管支架,包括进料口、金属架、金属丝、防脱落环、圆环和支撑圈;
金属架是由金属丝编织形成针织型结构,金属架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的形状设置成顶端大底端小的喇叭形状,进料口的顶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圆环,金属架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的形状设置成蘑菇型出口,金属架的外壁和内壁均包裹有柔性膜;
防脱落环为两组对称的喇叭形状组成,防脱落环为中间细两边粗,两组防脱落环分别套接在金属架外周靠近顶端和低端的位置,支撑圈为圆形结构,支撑圈中间设置有三组支撑架,支撑圈位于金属架内部的中间位置。
优选的,金属丝是通过镍钛记忆金属合金制成。
优选的,柔性膜是通过硅橡胶薄膜制成。
优选的,防脱落环中间的直径等于金属架的外径,防脱落环首尾两端的直径比其中间的直径大0.6cm。
优选的,支撑圈的外径等于金属架的内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金属架底部的出料口设计成蘑菇型状可使底部与胃底部胃壁紧密贴合,有效的防止胃里食物返流进入胸腔,且蘑菇状结构的金属架于食管接触面积比较大,增加了金属架在食道内的稳定性,金属架内部安装的支撑圈可使金属架更好的被撑开,避免缩起的金属架影响食物的进入和流出。
2、本实用新型在金属架外周安装有防脱落环,直径较大的防脱落环与食道的接触面积比较大且与食道壁紧密贴合,一方面使金属架固定在食道上不易于脱落,另一方面减少金属架于食道的大面积接触,减少了患者的不舒适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金属架内外包裹有柔性膜,避免了金属架的外壁与食道的直接接触,减少了患者的不舒适性,金属架内壁的柔性膜避免食物从金属架内部穿过残留部分食物卡在金属丝上,促进了食物的顺畅滑动,金属架顶端安装的圆环便于后期更好的取出,避免了繁琐的取出程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食管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食管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828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