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作深基坑安全通道的装配式梯笼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85530.4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7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孙余好;陈杨;叶宏;龚峰;肖利彪;谢贞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7/00 | 分类号: | E04G27/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作 基坑 安全 通道 装配式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作深基坑安全通道的装配式梯笼,包括包括立柱、上横梁和下横梁,所述立柱、所述上横梁以及所述下横梁组成框架单元,所述框架单元上端与下端台板,两个所述台板之间设有楼梯,所述上横梁上设置有U形的引导件,所述引导件包括两端的引导部和中部的连接部,所述引导部向上延伸并向远离所述上横梁一侧倾斜。该梯笼安装方便快捷且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作深基坑安全通道的装配式梯笼。
背景技术
随着地下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深基坑作业越来越成为建筑业界的一种常态施工现象。在深基坑地下作业施工中,需要在土质环境复杂、面临周围随时有土壤塌坊、地面不断有杂物下落和坑底地面塌陷危险的地坑中设置从地面通往坑底的施工人员专用上下行通道,搭设脚手架的方式耗时耗力,要求较高,灵活性差。又由于基坑一侧为壁面结构,形状多样,如隧道基坑等壁面为弧形,对笼梯吊装要求较高,上下笼梯对接困难,连接不便,另一方面,地面易受环境影响产生沉降,影响梯笼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作深基坑安全通道的装配式梯笼,安装方便快捷且稳定性高。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作深基坑安全通道的装配式梯笼,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立柱、上横梁和下横梁,所述立柱、所述上横梁以及所述下横梁组成框架单元,所述框架单元上端与下端设有台板,两个所述台板之间设有楼梯,所述上横梁上设置有U形的引导件,所述引导件包括两端的引导部和中部的连接部,所述引导部向上延伸并向远离所述上横梁一侧倾斜。
作为一种优选,上下所述框架单元的所述立柱连接处设有L形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上下所述立柱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框架单元上的所述引导件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引导件与所述台板分别位于所述框架单元的四个所述上横梁上。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立柱之间设有加强杆和拦网。
作为一种优选,靠近基坑侧壁一侧的所加强杆上设有锚栓,所述锚栓与所述基坑侧壁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立柱、所述上横梁和所述下横梁为L形或方形型材。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立柱、所述上横梁和所述下横梁上设有连接孔。
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梯笼上的引导件可用作吊装的吊耳,在上下对接时引导件起到导向作用,上端的梯笼与引导件接触并沿引导件在水平方向移动至于下端梯笼相对位置,便于对接,即便视线不好也能够较容易的实现对接;对完成后,在梯笼内侧即可实现上下梯笼与连接板的连接;锚栓的设置提高了梯笼的稳定性,降低了地面沉降因素等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中的标号如下:
1.框架单元,11.立柱,12.下横梁,13.上横梁,14.台板,15.楼梯,16.加强杆,17.连接孔,2.引导件,21.引导部,22.连接部,3.连接板,4.锚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855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船式沉淀池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园林工程植物种植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