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脱内倒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87375.X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58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森骏卓越精密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海盛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40 | 代理人: | 孙晓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倒扣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脱内倒扣结构,用于将制品从模具内进行脱模,其包括设于第一顶推板一侧的第二顶推板,第一顶推板设有一第一穿孔,第二顶推板对应设有一第二穿孔,顶推板镶件位于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且至少部分朝制品的方向穿出,后模固定镶件设于顶推板镶件的后端,两个顶后模斜顶件分别设于后模固定镶件,每一顶后模斜顶件具有一扣持部对制品进行扣持,当制品从模具内进行脱模时,后模固定镶件不动,第一顶推板、第二顶推板、顶推板镶件和两个顶后模斜顶件均向前位移,在位移过程中,两个顶后模斜顶件朝靠近方向位移,扣持部解除对制品的扣持,第二顶推板、顶推板镶件和两个顶后模斜顶件不动,第一顶推板将制品顶出,快速且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脱内倒扣结构,尤指一种适用于尺寸高且内孔空间很小的制品的模具脱内倒扣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工厂内的模具,在成型后脱模时,一般都是斜顶,当制品的尺寸不高,且内孔空间大时,这种斜顶的方式还可以进行脱模顶出,但如果是制品的尺寸很高,且内孔空间很小时,普通的斜顶容易使得制品被折弯,内孔太小位置也不够,用普通斜顶无法实现安全和稳定的生产。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好的模具脱内倒扣结构,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多个零部件,一部分进行固定,另一部分进行推动的组合设置,使得尺寸高,内孔小的制品可以快速、准确脱模的模具脱内倒扣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模具脱内倒扣结构,用于将制品从模具内进行脱模,其包括一第一顶推板,设于所述第一顶推板一侧的一第二顶推板,所述第二顶推板位于所述制品和所述第一顶推板之间,所述第一顶推板设有一第一穿孔,所述第二顶推板对应设有一第二穿孔,一顶推板镶件位于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且至少部分朝所述制品的方向穿出,所述第一顶推板和所述第二顶推板挡止所述顶推板镶件向前位移,一后模固定镶件设于所述顶推板镶件的后端,两个顶后模斜顶件分别设于所述后模固定镶件,每一所述顶后模斜顶件靠近所述制品的一端具有一扣持部,所述扣持部向前超出所述第一顶推板,且所述扣持部对所述制品进行扣持,当所述制品从模具内进行脱模时,所述后模固定镶件维持不动,所述第一顶推板、所述第二顶推板、所述顶推板镶件和两个所述顶后模斜顶件均朝所述制品的方向位移,在位移过程中,两个所述顶后模斜顶件朝彼此靠近的方向位移,所述扣持部解除对所述制品的扣持,所述第二顶推板、所述顶推板镶件和两个所述顶后模斜顶件维持不动,所述第一顶推板向前将所述制品从模具中顶出。
进一步地,所述顶推板镶件具有一肩部,以及位于所述肩部后的凸出部,所述第二顶推板挡止所述肩部向前位移,所述第一顶推板挡止所述凸出部向前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顶推板镶件具有一延伸部朝所述制品的方向穿出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所述制品对应所述延伸部设有一内孔,所述延伸部的轮廓与所述内孔的轮廓相同,且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内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后模固定镶件靠近所述制品的一端设有一倾斜面,所述第一顶推板抵接于所述倾斜面,挡止所述后模固定镶件向前位移。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顶后模斜顶件为相互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注塑模具脱内倒扣结构,本脱内倒扣结构精密紧凑,适用于制品比较高而且内孔空间很小的制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森骏卓越精密模具(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森骏卓越精密模具(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873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出料筒出料的筛选装置
- 下一篇:气缸治具顶出的液态硅胶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