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剥线刀座工装及剥线刀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87417.X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2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孙余良;吴广;沈洁;徐超超;钱禛煜;卢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8 | 分类号: | H01R43/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杜丹盛 |
地址: | 2142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剥线刀座 工装 剥线刀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剥线刀座工装,其包括:刀座体,其上形成有贯通设置的容置腔,容置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刀槽,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刀槽,第一刀槽和第二刀槽与容置腔相连通;第一刀片,其枢转安装于第一刀槽中,第一刀片为圆形刀片,该圆形刀片的刃口伸入至容置腔中;第二刀片,其枢转安装于第二刀槽中,第二刀片为圆形刀片,该圆形刀片的刃口伸入至容置腔中;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同轴设置,且第一刀片的直径大于第二刀片的直径。本实用新型的剥线刀座工装通过设置圆形的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剥线时,二者沿线缆的进行滚动切割,如此切割比较省力。同时,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与所在的刀槽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此减小了刀片滚动切割时的摩擦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剥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辐射型漏缆的剥线刀座工装及剥线刀。
背景技术
辐射型漏缆因外导体铜厚比较薄,需要使用专用的工具进行切割,才能达到端面平整无铜屑,不损害外导体铜层且保证内导体在切断后能保持圆度。同时,剥线后要求能够进一步保证并提升漏缆连接器的安装。然而,现有的剥线工装中刀片刀座使用直刀片,其切割较为费劲,且安装不方便。因此,针对如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剥线刀座工装及剥线刀,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剥线刀座工装,其包括:
刀座体,其上形成有贯通设置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刀槽,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刀槽,所述第一刀槽和第二刀槽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
第一刀片,其枢转安装于所述第一刀槽中,所述第一刀片为圆形刀片,该圆形刀片的刃口伸入至所述容置腔中;
第二刀片,其枢转安装于所述第二刀槽中,所述第二刀片为圆形刀片,该圆形刀片的刃口伸入至所述容置腔中;
所述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一刀片的直径大于第二刀片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剥线刀座工装的改进,所述刀座体包括:本体、自所述本体一侧伸出的两个弧形的侧壁,所述本体和侧壁之间围成所述容置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剥线刀座工装的改进,所述一个侧壁的边缘处还开设有卡簧限位槽,所述卡簧限位槽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相对应的铰轴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剥线刀座工装的改进,所述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与所述容置腔的轴线方向保持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剥线刀座工装的改进,所述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通过固定螺丝枢转连接于所在的安装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剥线刀座工装的改进,所述第一刀片与所在的第一刀槽的底面之间、第二刀片与所在的第二刀槽的底面之间还设置有垫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剥线刀,其包括:剥线刀主体和剥线刀座工装;
所述剥线刀座工装为如上所述的剥线刀座工装,所述剥线刀座工装枢转连接于所述剥线刀主体上,且所述剥线刀座工装的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朝向所述剥线刀主体的剥线空间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剥线刀座工装通过设置圆形的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剥线时,二者沿线缆的进行滚动切割,如此切割比较省力。同时,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与所在的刀槽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此减小了刀片滚动切割时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874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