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管理系统的终端电阻接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88371.3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1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董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高迈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10 | 分类号: | B60L58/10 |
代理公司: | 苏州携智汇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8 | 代理人: | 解瑛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管理 系统 终端 电阻 接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终端电阻接入结构,其包括CAN总线及电池管理系统,所述CAN总线包括与电池管理系统相连的低电平线及高电平线,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内部电路板上设有终端电阻,当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作为CAN总线的终端电阻时,其通过接入外接线将终端电阻引出至低电平线及高电平线之间。相较于现有技术,当电池管理系统作为CAN总线的终端时,本实用新型通过接入外接线将电池管理系统内部电路板上的终端电阻引出至CAN总线的低电平线及高电平线之间,从而不需要更换现有的电池管理系统,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及通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上电池管理系统的终端电阻接入结构。
背景技术
能源汽车由于在运行过程中无污染排放、经济效率高等优点,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随着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CAN总线的网络总线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能源汽车的系统通讯中。
终端电阻主要用于吸收CAN总线上的反射波,增强信号强度。目前有外部终端电阻接入和CAN节点内部设置终端电阻两种方式,考虑到成本及安全稳定性等原因,一般采用由CAN节点内部自带终端电阻的接入方式。
由于CAN总线上的CAN节点数量和位置不同会导致终端电阻的位置发生变化,因此,存在CAN总线控制器有无终端电阻的两种情况,从而导致零件管理上的困难。
如某一款电池管理系统在某一车型中作为CAN总线终端,则电池管理系统需内置终端电阻并接入总线。而另一车型中电池管理系统并不是作为CAN总线的终端,则电池管理系统就不需要内置终端电阻,同时,内置终端电阻的电池管理系统就不能使用在该车型上。
现有的解决方案多是把电池管理系统分为带内置终端电阻和不带内置终端电阻两种型号,根据不同车型的需求,前期先明确使用哪一款电池管理系统。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电池管理系统的终端电阻接入结构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及通用性的电池管理系统的终端电阻接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终端电阻接入结构,其包括CAN总线及电池管理系统,所述CAN总线包括与电池管理系统相连的低电平线及高电平线,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内部电路板上设有终端电阻,当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作为CAN总线的终端时,其通过接入外接线将终端电阻引出至低电平线及高电平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电路板上包括第一接入端、第二接入端、第三接入端及第四接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接入端的一端与低电平线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接入端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四接入端的一端与高电平线相连,另一端与第三接入端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终端电阻串联于第四接入端与第三接入端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当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作为CAN总线的终端时,所述外接线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接入端及第三接入端相连;当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未作为CAN总线的终端时,所述外接线不与电池管理系统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外接线的两端、第二接入端及第三接入端均采用相对应的专用插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低电平线与高电平线的另一终端接入120欧姆的电阻。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低电平线与高电平线相互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高迈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高迈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883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切机的切刀机构
- 下一篇:卡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