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卡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88944.2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6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富;厉宣浩;张超;杨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大剧院 |
主分类号: | H02G1/04 | 分类号: | H02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卢军峰 |
地址: | 10003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线器 | ||
1.一种卡线器(10),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撑臂(16)和第二支撑臂(18),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支座(14)上以分别形成间隔开的第一杠杆和第二杠杆,所述第一支撑臂(16)和第二支撑臂(18)的各自一端(161、181)分别固定有第一钳口段(20)和第二钳口段(22),
楔形杆(24),其一端具有沿所述楔形杆(24)的轴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对楔形面和第二对楔形面,每对楔形面包括相对于所述轴向对称布置的两个楔形面,
载荷传感器(50),所述载荷传感器(50)的一端与所述楔形杆(2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载荷传感器(50)的另一端固定有吊耳(44),
通过所述楔形杆(24)沿着所述轴向相对于所述支座(14)往复滑动,所述第一钳口段(20)和第二钳口段(22)在打开钳口和闭合钳口之间切换,
在所述打开钳口位置处,所述第一对楔形面的所述两个楔形面(301、302)分别抵压所述第一支撑臂(16)和第二支撑臂(18)各自的所述一端(161、181),
在所述闭合钳口位置处,所述第二对楔形面的所述两个楔形面(321、322)分别抵压所述第一支撑臂(16)和第二支撑臂(18)各自的另一端(162、18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线器(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弹性件(34),所述弹性件(3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座(14),所述弹性件(34)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楔形杆(24)上,
通过所述楔形杆(24)沿着克服所述弹性件(34)的弹力的方向滑动,所述第一对楔形面的所述两个楔形面(301、302)分别抵压所述第一支撑臂(16)和第二支撑臂(18)各自的所述一端(161、181),以使所述第一钳口段(20)和第二钳口段(22)处于所述打开钳口位置,
在所述弹性件(34)回复到初始状态的位置处,所述第一钳口段(20)和第二钳口段(22)处于所述闭合钳口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线器(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34)构造为所述初始状态为拉伸状态的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楔形杆(24)上开设的槽(36)中,
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在所述支座上的销(38)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对楔形面的所述两个楔形面(301、302)之间的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卡线器(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臂(16)和第二支撑臂(18)的各自所述一端(161、181)和各自所述另一端(162、182),均具有弧形面。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卡线器(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楔形杆(24)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臂(16)和第二支撑臂(18)之间,并且所述楔形杆(24)与所述第一支撑臂(16)和第二支撑臂(18)并排排列地夹在两个支撑板(40)之间,
所述第一支撑臂(16)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两个支撑板(40)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臂(18)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两个支撑板(40)的另一端,所述两个支撑板(40)构成所述支座(14)。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卡线器(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对楔形面的所述两个楔形面(301、302)夹角小于180°以形成尖头端,所述第二对楔形面的所述两个楔形面(321、322)夹角小于1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线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口段(20)和所述第二钳口段(22)相对设置的表面是弧面,以形成线缆的夹持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线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空间沿所述轴向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大剧院,未经国家大剧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8894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型串联整流变压器
- 下一篇:一种风挡胶条自动双切断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