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线损采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93299.3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7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钢;王磊;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英利达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H9/04 |
代理公司: | 武汉聚信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58 | 代理人: | 马尚伟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自动化 馈线 终端 采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传输领域,提供了一种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线损采集设备,包括供电电源模块、微处理器控制模块、存储模块、通信模块和计量模块,电源模块用于输出直流电压给微处理器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和计量模块供电,微处理器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计量模块连接,输出端通过通信模块与上位机连接,输入输出端与存储模块连接;微处理器控制模块包括MCU主芯片HT6025。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巧、精度高、可靠性好、安装方便、现场可根据实际应用配置线制参数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力配电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线损采集设备。
背景技术
馈线终端(FTU)是安装在配电网馈线回路的柱上和开关柜等处并具有遥信、遥测、遥控和馈线自动化功能的配电自动化终端。随着我国在电力基础设施方面的巨大投入,配电网建设相应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配电网规模不断扩大,运行管理难度的加大、配网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都要求提升配网自动化水平,以完善、优化配网结构。特别是配电网建设“简单化、智能化”原则的确立,完善配网网架终端的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国配网建设的重点。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关键构成部分,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配网线损主要指配电网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素导致的电能损失现象。
配电网的稳定、经济运行离不开线损方面的管理。在配电网中,线损是直接造成电力损耗的因素,且这种因素无法消除,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降低。配电网线损管理工作一直是供电企业的工作重点,制定科学的解决对策,合理优化供电设备,有利于解决线损问题,从而能够提升配电网电力传输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实现资源的低耗运营。
现有配电馈线终端的线损计量是馈线终端与线损计量模块一体化设计,此种方式无法实现对配电终端的计量精度进行校验,并且现场如果出现线制接线与实际不匹配情况(三相四线制设备用于三相三线制接线),原配电终端无法实现现场调整接线方式,需要更换整机设备满足现场安装需求,给现场安装调试带来非常大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适应电力领域的实际需求,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线损采集设备,以实现电力设备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的线损独立采集和校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线损采集设备,包括电源模块、微处理器控制模块、存储模块、通信模块和计量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输出直流电压给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和计量模块供电,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计量模块连接,输出端通过通信模块与上位机连接,输入输出端与所述存储模块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模块包括MCU主芯片HT6025,MCU主芯片HT6025的引脚LVDIN通过电阻R6与5V直流电源正极连接,还分别通过电阻R7和电容C1接地;MCU主芯片HT6025的引脚TEST通过上拉电阻R8与3V直流电源正极连接,还通过电容C3接地;MCU主芯片HT6025的引脚RESET通过电容C1接地,引脚SGND接地,引脚VSYS与3.3V直流电源正极连接,还通过电容C7接地。
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模块还包括晶体振荡器Y2,所述晶体振荡器Y2的两端分别与MCU主芯片HT6025的引脚OSCI和引脚OSCO连接;所述电容C4和电容C3的电容值分别为0.1uF和0.01uF,上拉电阻R8的阻值为1kΩ,电阻R6和电阻R7的阻值分别为100kΩ和63KΩ。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源转化电路,第二电源转化电路、第三电源转化电路,所述第一电源转化电路包括压敏电阻YG、电容C101、二极管D4、电源模块U1、和电容C2,压敏电阻YG和电容C101并联连接在输入48V直流电压正极和地之间,输入48V直流电压正极经二极管D4后与电源模块U1的引脚Vin连接,电源模块U1的引脚Vout作为第一电源电路的5V电源输出端输出5V直流电压给所述第二电源转化电路和第三电源转化电路供电,电容C102连接在电源模块U1的引脚Vout和地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英利达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英利达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932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辐射模谐振天线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控制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