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状零件外表面电镀电泳挂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94330.5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1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秦善良;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景杨表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3/22 | 分类号: | C25D13/22;C25D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汤海锋 |
地址: | 2252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状 零件 外表 电镀 电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状零件外表面电镀电泳挂具,包括挂具主体、支撑架与连接板,所述支撑架设置有两个且其横向平行设置,两支撑架之间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上安装有连接板;所述支撑架上通过挂接件安装有多个挂具主体,挂具主体包括竖杆、支撑框体与限位框体,竖杆顶端安装挂接件,其底端连接支撑框体;所述支撑框体底端安装限位框体,其上设置有把手,且把手端部两侧安装有限位杆,限位杆穿过支撑框体并延伸至限位框体内;所述限位框体内设置有零件限位槽,零件限位槽呈弧状且其用于放置管状零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避免零件容易从挂具上脱落,连接稳定,而且可拓展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表面电镀电泳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状零件外表面电镀电泳挂具。
背景技术
电泳电镀工艺作为重要的表面工程技术已有160多年的历史。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汽车、机械装备、船舶、航空、航天、电子、轻工业等工业对产品表面处理都离不开电镀。今天,电镀已从一般的装饰防护向高耐腐蚀及功能性方向发展。随着电镀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不断开发研制、推广应用,电镀行业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为提高产品质量,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电镀工艺,使得产品具有抗氧化、提高表面硬度以及增加耐磨耗等特性。在电镀过程中,通常会采用电镀挂具,以将零件放置于电镀槽中进行电镀作业,挂具在电镀生产中主要起导电、支撑和固定零件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针对管状零件的电镀电泳挂具固定效果差,零件容易从挂具上脱落,影响正常的电镀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状零件外表面电镀电泳挂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状零件外表面电镀电泳挂具,包括挂具主体、支撑架与连接板,所述支撑架设置有两个且其横向平行设置,两支撑架之间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上安装有连接板;所述支撑架上通过挂接件安装有多个挂具主体,挂具主体包括竖杆、支撑框体与限位框体,竖杆顶端安装挂接件,其底端连接支撑框体;所述支撑框体底端安装限位框体,其上设置有把手,且把手端部两侧安装有限位杆,限位杆穿过支撑框体并延伸至限位框体内;所述限位框体内设置有零件限位槽,零件限位槽呈弧状且其用于放置管状零件,零件限位槽上方设置有限位压板;所述限位压板顶部连接限位杆,限位压板靠近零件限位槽的端部设置有弧形的束管夹。
优选的,束管夹与管状零件配合,相邻的两束管夹之间连接有加强板。
优选的,限位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连接于支撑框体底部以及限位框体顶部之间。
优选的,挂接件包括挂接框体与锁紧件,挂接框体与支撑架配合且其一侧底端连接竖杆,锁紧件设置于挂接框体两侧其穿过挂接框体并将挂接框体固定在支撑架上。
优选的,限位框体的两侧端部分别安装有连接卡块与连接卡槽,相邻的两挂具主体之间通过连接卡块与连接卡槽连接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限位框体与支撑框体、限位杆、弹簧以及限位压板的配合可对管状的零件进行很好的固定,避免零件容易从挂具上脱落,连接稳定,而且可拓展性强。在使用时,通过把手拉动限位杆向上移动,限位杆带动限位压板向上移动并使束管夹远离零件限位槽,此时将管状零件置于零件限位槽内,松开把手,限位压板在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向下回复,限位压板底部的束管夹将零件限位槽内的管状零件进行固定,避免其脱落;在管状零件固定后可将挂具主体通过挂接框体置于支撑架上,并通过锁紧件来对其进行固定,稳定性高,而且相邻的两挂具主体之间通过连接卡块与连接卡槽连接配合,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同时挂具主体可单独或串联配合使用,组合拓展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挂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景杨表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景杨表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943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下推进器和水下跟拍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公路匝道岔口防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