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生态锚点进行矿山生态修复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94475.5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0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强;向华浩;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芷兰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赵春生 |
地址: | 410005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生态 进行 矿山 修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生态锚点进行矿山生态修复的结构,包括呈矩阵式布置在待修复土壤层上的多个生态锚点,所述生态锚点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基质改良层、有机肥层和阻隔层,所述基质改良层与有机肥层之间以及有机肥层与阻隔层之间均通过透水土工布隔开。采用该结构的采用生态锚点进行矿山生态修复的结构,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土壤中的各类营养物质、长期强化了土壤基质的性状、以低廉的成本达到了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从而实现了原位修复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生态锚点进行矿山生态修复的结构。
背景技术
矿山在开采后得到较大的破坏,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严重,土壤退化、荒漠化加剧,土壤生态环境恶化,土壤生态功能下降。植物直接种植很难存活,不具备生长条件。
目前针对此类情况通常采用的手段是客土喷播,而客土喷播成本昂贵,且对其他地方的土壤破坏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生态锚点进行矿山生态修复的结构,以便降低成本、增加土壤中的各类营养物质、长期强化土壤基质性状、以低廉的成本达到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从而实现原位修复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一种采用生态锚点进行矿山生态修复的结构,包括呈矩阵式布置在待修复土壤层上的多个生态锚点,所述生态锚点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基质改良层、有机肥层和阻隔层,所述基质改良层与有机肥层之间以及有机肥层与阻隔层之间均通过透水土工布隔开。
进一步,相邻生态锚点的间距为2.5-3.5m,生态锚点的面积为1-1.5m2,生态锚点的深度不超过1m。
进一步,所述基质改良层的厚度为40-50cm。
进一步,所述有机肥层的厚度为10-20cm。
进一步,所述阻隔层的厚度为20-30cm。
进一步,所述阻隔层由球型团粒填充而成。
进一步,所述球型团粒的直径为8-10cm。
进一步,所述基质改良层上种植有植被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采用生态锚点进行矿山生态修复的结构,包括呈矩阵式布置在待修复土壤层上的多个生态锚点,所述生态锚点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基质改良层、有机肥层和阻隔层,所述基质改良层与有机肥层之间以及有机肥层与阻隔层之间均通过透水土工布隔开。采用该结构的采用生态锚点进行矿山生态修复的结构,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土壤中的各类营养物质、长期强化了土壤基质的性状、以低廉的成本达到了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从而实现了原位修复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态锚点的布置示意图;
图2为生态锚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如图1-2,所述的采用生态锚点进行矿山生态修复的结构,包括呈矩阵式布置在待修复土壤层上的多个生态锚点1,相邻生态锚点1的间距为2.5-3.5m,优选为3m左右;生态锚点1的面积为1-1.5m2,生态锚点1的深度不超过1m。
所述生态锚点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基质改良层2、有机肥层3和阻隔层4,所述基质改良层2与有机肥层3之间以及有机肥层3与阻隔层4之间均通过透水土工布5隔开,透水土工布采用无纺长丝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芷兰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芷兰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944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压零件自动出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不换水的水蛭室内养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