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种弹速测试防弹板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94887.9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72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罗文;马栋良;刘国权;杨大峰;陈昌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工程防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17 | 分类号: | G01N3/317;F41H5/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科鼎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51 | 代理人: | 寇冰 |
地址: | 47102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种 测试 防弹 装置 | ||
1.一种多种弹速测试防弹板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测试箱体,所述测试箱体内中部设置有发射管道(1),发射管道一端设置有放置防弹板的插板腔体(2),发射管道另一端设置有撞击锥体位,撞击锥体位上方设置有撞击锥体匣子(3),撞击锥体位后端设置有调压仓(25),调压仓前端设置有发射电磁阀(4),调压仓后端设置有调压电磁阀(26),调压仓内设置有调整撞击锥体射击速度的第一压力传感器(27);调压仓通过调压电磁阀(26)与高压空气仓(5)连通,高压空气仓(5)通过管道(6)与空压机(7)输出端连通;插板腔体(2)内放置的防弹板具有上下升降左右移动的装置,防弹板的后背具有压紧装置(11)、压力测试装置(12)和防护板(13);测试箱体内发射管道(1)的另一端设置有控制腔体(16);发射管道(1)的撞击锥体位前端设置有前光电传感器(14),发射管道(1)的插板腔体(2)端设置有后光电传感器(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种弹速测试防弹板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下升降左右移动的装置,包括管道(6)通过三通输出第一支管(8)、升降电磁阀与插板腔体(2)底端设置的升降装置(9)连通;管道(6)通过三通输出第一支管(8)、左右电磁阀与插板腔体(2)中部设置的左右伸缩装置(2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种弹速测试防弹板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压紧装置(11)、压力测试装置(12)和防护板(13),由管道(6)通过三通输出第二支管(10)、压紧电磁阀与插板腔体(2)壁上设置的压紧装置(11)连通,压紧装置(11)上设置有压力测试装置(12)和防护板(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种弹速测试防弹板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腔体(16)内包括电源装置(20)、控制装置(18)、执行机构(19);所述控制腔体(16)内的电源装置(20)通过控制装置(18)与执行机构(19)相连,执行机构(19)与发射电磁阀(4)相连;所述控制装置的信号采集端的第一端与前光电传感器(14)、后光电传感器(15)相连;信号采集端的第二端与压力测试装置(12)和防护板(13)的电极相连;信号采集端的第三端与高压空气仓(5)的第二压力传感器(17)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种弹速测试防弹板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装置(18)由信号采集检测系统、CPU处理器、输入键盘、操作发射按键、显示装置、执行机构和存储器组成的控制系统;CPU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与信号采集检测系统、输入键盘、操作发射按键相连;CPU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执行机构、显示装置相连;CPU处理器的存储端与存储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种弹速测试防弹板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防护板(13)由两个极板(13.1)与之间的非导电夹层膜(13.2)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种弹速测试防弹板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发射管道(1)由耐高压钢管组成,耐高压钢管内设置有螺旋波纹通道;发射管道(1)两端的管体上分别设置有测速的光电传感器(14)安装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种弹速测试防弹板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测试箱体由发射腔体(21)、靶位腔体(22)和控制腔体(16)组成,位于发射腔体(21)内设置有3-5米的发射管道(1),发射腔体(21)的一端设置为靶位腔体,靶位腔体(22)包括插板腔体(2)和气动腔体,发射腔体的另一端设置为控制腔体(1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种弹速测试防弹板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撞击锥体匣子(3)替换为气动撞击锥体匣子(3),由撞击锥体匣子(3)和气动装置组成,撞击锥体匣子(3)腔体上端设置的气道通过气动装置、管道与高压空气仓(5)连通,撞击锥体匣子(3)腔体下端与发射管道的撞击锥体位对应;气动装置内设置的电磁阀与执行机构的输出端相连,构成撞击锥体匣子(3)的撞击锥体连续进入发射管道的撞击锥体位的联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工程防护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工程防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9488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磨粉机吸尘机构
- 下一篇:分布式独立电驱动的轻型履带车辆车轮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