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金属铸造的延时补缩冒口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95106.8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5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景海;张进学;孙超;郭祥文;王洪岩;杜冬冬;任小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凯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范建良 |
地址: | 300383 天津市西青***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金属 铸造 延时 冒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金属铸造的延时补缩冒口;包括冒口本体,所述冒口本体设有金属溶液容纳腔;还包括有补缩元件;所述补缩元件设置在金属溶液容纳腔内;补缩元件的外侧包裹有延时壳体;延时壳体包括下导热壳体,所述下导热壳体内设有容纳腔,在所述下导热壳体的容纳腔内密实填充有体积膨胀系数大于下导热壳体膨胀系数的补缩元件;在所述下导热壳体的上部设有在补缩元件受热膨胀后相对下导热壳体移动的上封口构件。本实用新型在设置于金属铸造的冒口内中热量经过延时壳体后传递至补缩元件,补缩元件受热发生膨胀,体积增大,对金属液产生压力,强制使金属液进入铸件,弥补铸件的收缩,消除铸件缩孔、缩松,提高铸件的工艺出品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金属铸造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用于金属铸造的延时补缩冒口;补缩元件受到金属液加热产生膨胀,体积增大,把金属液挤压进铸件,完成补缩效果。
背景技术
铸造是制造复杂零件最灵活的方法,先进铸造技术的应用给制造工业带来了新的活力的同时,也使铸造业遇到了来自铸造行业内部和外部的巨大挑战。在铸铁的铸造过程中,采用铸铁冒口覆盖剂可减缓冒口中钢水的冷却速度,提高冒口钢液对铸铁件的补缩能力,从而降低钢水用量,提高铸铁件的质量和出品率。
在铸造工艺中,金属液被浇入限定出铸件形状的预成型模腔内。然而,当金属凝固时其产生体积收缩,导致产生缩孔,所述缩孔进一步导致在铸件中产生不可接受的缺陷。常规的缩孔解决方案是工艺设计时使用冒口进行补缩,在凝固过程中,冒口内的金属液靠大气压力回流进入铸件以弥补铸件的收缩,因此冒口内的金属液要比铸件中的金属液保持更长时间的熔融状态,为了保持长时间的熔融状态,冒口的体积就需要一定的体积,降低产品的工艺出品率,造成一部分成本消耗;
采用延时补缩冒口,可以减小冒口的尺寸,降低铁水的消耗,节约成本;通过设置延时补缩元件发生的时间,与合适尺寸的冒口颈控制冒口颈的凝固时间,当铁水进入补缩冒口时,补缩冒口元件遇到铁水,在一定的时间产生膨胀,当把铁水挤压到产品内后,冒口颈凝固封闭,防止铁水回流,产品凝固后消除缩孔缩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受热发生膨胀,体积增大,对金属液产生压力,强制使金属液进入铸件,弥补铸件的收缩,消除铸件缩孔、缩松,提高铸件的工艺出品率的用于金属铸造的延时补缩冒口。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金属铸造的延时补缩冒口;包括冒口本体,所述冒口本体设有金属溶液容纳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补缩元件;所述补缩元件浮动式或者固定式安装在金属溶液容纳腔内;所述补缩元件的外侧包裹有延时壳体;所述延时壳体包括下导热壳体,所述下导热壳体内设有容纳腔,在所述下导热壳体的容纳腔内密实填充有体积膨胀系数大于下导热壳体膨胀系数的补缩元件;在所述下导热壳体的上部设有在补缩元件受热膨胀后相对下导热壳体移动的上封口构件。
铸造生产时,造型后,把所述延时补缩元件放置在辅助冒口型腔内,注意的是冒口颈尺寸设计要小于补缩元件最小可通过尺寸;补缩元件放置方式可以直接放置于冒口型腔内,铁水进入后,靠浮力是补缩元件上升或者内嵌于冒口内,与冒口固定在一起,铁水进入后,补缩元件位置不发生变动;浇注时,铁液进入辅助冒口型腔,与补缩元件接触,铁液的温度经过延时壳体后使补缩元件发生膨胀,挤压辅助冒口里的铁液进入铸件,对铸件进行补缩。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下导热壳体和上封口构件采用钢、铝、铝合金、陶瓷、塑料、型砂中任意一种。
所述下导热壳体和上封口构件通过粘结剂粘结紧固或者采用相对静止的紧配合关系连接。
所述下导热壳体和上封口构件的厚度为0.1~5mm。
下导热壳体和上封口构件的形成为长方体、圆柱体、球形、胶囊形、圆环形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凯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凯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951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变速箱的新结构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空调CAN控制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