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转化器及氯乙烯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95735.0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3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斌;孙砚祥;王永建;莫春波;康广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渤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24 | 分类号: | B01J19/24;C07C17/08;C07C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李青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转化 氯乙烯 生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体转化器及氯乙烯生产装置,涉及气体转化装置的技术领域,包括转化器本体和气体分散部;转化器本体上设置有气体进料口,气体分散部设置于气体进料口处,气体分散部与转化器本体连接,气体分散部上设置有多个分流孔,多个分流孔用于将经气体进料口进入到转化器本体内的气体分散。由于气体分散部上设置有多个分流孔,通过气体进料口进入到转化器本体内的气体经过多个分流孔的分流作用,和气体直接进入到转化器本体内相比,气体在转化器本体内的分布更加均匀,利于气体均匀进入各个转化管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转化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体转化器及氯乙烯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转化器是乙炔法制备氯乙烯以及其他工业原料的核心设备,转化器内设置有转化管,乙炔与氯化氢在转化管内通过加聚反应生成氯乙烯,氯乙烯是一种为无色、易液化气体,氯乙烯主要作为用来制造聚氯乙烯等其它工业产品的原料。
现有的氯乙烯转化器上设置有进料管,气体原料通过进料管进入到转化器内的转化管内,但是原料气体直接进入到转化器内易造成气体的局部堆积,在转化器内分布不均,不利于原料气体均匀的进入到各个转化管内。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转化器及氯乙烯生产装置,以缓解了原料气体在转化器内分布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转化器,包括转化器本体和气体分散部;
所述转化器本体上设置有气体进料口,所述气体分散部设置于所述气体进料口处,所述气体分散部与所述转化器本体连接,所述气体分散部上设置有多个分流孔,多个所述分流孔用于将经所述气体进料口进入到所述转化器本体内的气体分散。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分流孔自所述气体分散部的中心向外依次布置,且多个所述分流孔的圆心共线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分散部包括连接筋板和孔板;
所述连接筋板的一端与所述转化器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孔板连接,所述连接筋板、所述孔板和所述转化器本体之间围设形成容置腔,以使气体经所述气体进料口进入到所述容置腔内;
多个所述分流孔均设置于所述孔板上,以使所述容置腔内的气体经多个所述分流孔进入到所述转化器本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转化器本体包括第一管箱、筒体和第二管箱;
所述第一管箱与所述筒体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管箱与所述筒体的底部连接,所述气体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管箱上,所述气体分散部与所述第一管箱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化器本体还包括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
所述第一管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管箱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筒体连接;所述第二管板的一侧与所述筒体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管箱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测温孔,多个所述第一测温孔的连线呈螺旋线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测温孔,多个所述第二测温孔的连线呈螺旋线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视镜,所述视镜用于观察所述出料管内是否存在渗漏液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箱和所述第二管箱均设置为半球形、椭球形和球冠形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氯乙烯生产装置,包括气体转化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渤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渤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957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自排绳卷扬机
- 下一篇:一种墙衣生产用破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