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背式猕猴桃采果包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96772.3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9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崔越扬;谭国飞;耿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苏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F3/04 | 分类号: | A45F3/04;A45C13/02;A45C1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龙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背式 猕猴桃 采果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背式猕猴桃采果包,包括包体、弧形缓冲装置和可调节式背带,包体是内空的长方体,具有外框、内筐、缓冲挡板和敞口,包体通过卡扣与可调节式背带连接;可调节式背带,包括双肩带和腰带,弧形缓冲装置位于包体后方,可调节式背带和弧形缓冲装置的设计完全贴合人体体型,符合人体力学。本实用新型采用前背式不仅能够减少猕猴桃在采摘过程中造成的机械损伤,并且能有效降低工作人员背包时的勒缚感,采摘效率大大提高,尤其适合于猕猴桃装车运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果实采摘与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背式猕猴桃采果包。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猕猴桃的采摘主要是通常都是采用人为背负背篓,对猕猴桃进行人工采摘之后再放入背篓中,或者手拿盛果盆,将猕猴桃采摘放入盆中。背篓采摘方式,果实掉落在背篓过程中,会造成机械损伤,当果品收集到一定数量之后,堆积在箱底的果品会受到挤压,以及再次掉落的果品会和堆积在箱底的果实之间发生碰撞,再次造成不同程度的机械损伤,最后盛满果实的背篓再次要倒入统一规格的方形塑料筐中,在这个过程中,果实又一次造成机械损伤。另外,果品的重量会对果农产生较大的负担,使果农劳动强度增大,造成采摘效率降低;一手拿盛果盆,一手采摘方式,在转移到统一的水果筐中,这种采摘方式效率极低,生产成本大大提高,同时在多次转移盛满的猕猴桃时会造成机械损伤。受到碰撞的猕猴桃很快软化,使果肉受到损坏甚至腐烂,果品失去经济价值,在贩售中滞销,导致果农的经济利益受损。
实用新型申请号为CN201721010147.4,名称是一种猕猴桃采果袋,采用双肩背带后背式,采果袋中部有缓冲网减少猕猴桃损伤,下部采用布弯筒设计,在转移果实时不用每次取背猕猴桃采果袋,增加单位时间采摘量。但是该采果袋工作人员采摘时需要反手放入背后的背筐,果实落入下果袋更增加了采摘负担;打开插扣转移背包的果实时,布弯筒中的果实由于重力落下,不可避免产生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背式猕猴桃采果包,该采果包设计新颖,轻便易携带,工作人员不仅采摘方便,提高现有的采摘效率,还能减少猕猴桃在采摘过程中受到的机械损伤;可活动外框版放下,直接拉出装满猕猴桃的内筐装车,方便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前背式猕猴桃采果包,包括包体、弧形缓冲装置和可调节式背带,所述包体是内空的长方体,具有外框、内筐、缓冲挡板和敞口,所述包体通过卡扣与可调节式背带连接;所述可调节式背带包括双肩带和腰带,弧形缓冲装置位于包体后方。
优选地,所述包体两侧有4个卡扣,正前方的外框板可活动,拉出装满猕猴桃的内筐装车。
优选地,所述内筐适用于现有大多数果园采摘使用水果筐。
优选地,所述外框与内筐之间设有4个弹簧和一个海绵夹板组成的缓冲板。
优选地,所述可调节式背带和弧形缓冲装置内填充海绵,可调节式背带可通过防滑调节扣调整长短。
优选地,所述前背式猕猴桃采果包重量为1.5kg。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轻便易携带,有效降低工作人员背包时的勒缚感,不仅采摘方便,提高现有的采摘效率,还能减少猕猴桃在采摘过程中受到的机械损伤;可活动外框版放下,直接拉出装满猕猴桃的内筐装车,方便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前背式猕猴桃采果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包体,2、弧形缓冲装置,3、可调节式背带,4、外框,5、内筐,6、缓冲挡板,7、敞口,8、卡扣,9、腰带,10、防滑调节扣,11、双肩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苏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苏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967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输鸡笼
- 下一篇:自动切换状态的智能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