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自来水除余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98270.4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6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成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蓝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461;C02F101/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吴成开;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自来水 余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全自动自来水除余氯装置,包括有电解器、活性炭过滤器和主机;所述电解器包括有电解罐体和电解电极,该电解罐体中具有一电解腔,该电解罐体的外侧面上设有一进水口,该电解电极设置在电解腔中;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入端与电解罐体的输出端连通,活性炭过滤器具有一出水口;该主机位于电解器外并与电解电极导通连接;通过在电解罐体的电解腔中设有电解电极,并且将电解电极与主机导通连接,主机控制电解电极对电解罐体中的自来水电解,从而清除自来水中的余氯,同时,将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入端与电解罐体的输出端连通,使得电解后的自来水,再通过活性炭过滤器的过滤,从而使的用户使用的自来水能够清除余氯还能更好的减少杂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装置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全自动自来水除余氯装置。
背景技术
余氯,作为一种有效的杀菌消毒手段,仍被世界上超过80%的水厂使用着。所以,市政自来水中必须保持一定量的余氯,以确保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安全。但是,当氯和有机酸反应,就会产生许多致癌的副产品,比如三氯甲烷等。超过一定量的氯,本身也会对人体产生许多危害,且带有难闻的气味,俗称漂白粉味。自来水余氯浓度过高的话,主要危害有:1.刺激性很强,对呼吸系统有伤害;2.易与水中有机物反应,生成氯仿、三氯甲烷等致癌物;3.长期饮用会对人体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尤其是近年来水源污染越发的严重,直接导致自来水中余氯含量的增加。所以直接饮用自来水烧的开水也不是健康的;4.中毒临床表现: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病人出现眩晕、头痛、恶心、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严重中毒者,神志不清,或呈昏睡状,甚至昏迷、抽搐,更严重者会造成死亡。
目前大部分的家庭中去除水中余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接水后放置一段时间即可有效的清除水中大部分的余氯。还有自来水放置在太阳下晾晒一段时间后,自来水中的余氯也能挥发掉。但是这样的做法太复杂,而且不能够马上饮用自来水。同时市面上还有一些自来水过滤器,但是市面上的自来水过滤器仅仅能过过滤掉自来水中的一些杂质,并不能有效清除自来水中的余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自来水除余氯装置,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自来水过滤装置存在不能有效的清除自来水中余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自来水除余氯装置,包括有电解器、活性炭过滤器和主机;所述电解器包括有电解罐体和电解电极,该电解罐体中具有一电解腔,该电解罐体的外侧面上设有一进水口,该进水口连通电解腔,该电解电极设置在电解腔中;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入端与电解罐体的输出端连通,活性炭过滤器具有一出水口;该主机位于电解器外并与电解电极导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解罐体的底部设有一排污口,该排污口连通电解腔,且排污口处设有球阀。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解罐体的顶部设有排气口,该排气口处设有自动排气阀,该排气口与电解腔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水口处设有防止液体从进水口流出的单向阀。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解器为立式结构,该电解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该活性炭过滤器竖向设置于电解罐体的侧旁,且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入端与电解罐体的输出端之间通过水管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管通过一活接头与电解罐体的输出端连接,并且水管上设有一阀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在电解罐体的电解腔中设有电解电极,并且将电解电极与主机导通连接,主机控制电解电极对电解罐体中的自来水电解,从而清除自来水中的余氯,同时,将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入端与电解罐体的输出端连通,使得电解后的自来水,再通过活性炭过滤器的过滤,从而使的用户使用的自来水能够清除余氯还能更好的减少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蓝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蓝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982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颈部生物电采集装置
- 下一篇:预制梁板预应力管道自动补浆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