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双通道内镜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99035.9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31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杨超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超娟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0/04 |
代理公司: | 义乌市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0 | 代理人: | 牟姣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双通道 接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双通道内镜接头,包括一帽本体,帽本体的上端设置有活检孔,活检孔上设有活检管,活检管的内部设置有单向活瓣,单向活瓣包括第一定位台阶与第二定位台阶,呈V型相互配合闭合,活瓣的稳固性得以提升,并且增加液体穿过活瓣的流通长度,增加防水效果,活检管内还设有第一止流阀,防止液体穿过活瓣喷溅出来,同时在帽本体上增加了注液管,注液管上设有第二止流阀,便于医护人员注水治疗,节省时间,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双通道内镜接头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双通道内镜接头。
背景技术
在常规内镜检查过程中,内镜下常发现患者合并有消化性溃疡并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杜氏病等疾病,这些疾病通常潜在出血风险,需立即进行相应的内镜下治疗。此时,若临时更换特殊治疗镜等,势必将延缓治疗时间,且极易影响已暴露的最佳术野、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进而增加抢救风险或抢救成本,且内镜注水镜购买费用昂贵,接头的使用一定程度上能代替内镜治疗镜,降低医院成本;内镜设备品牌不同,像奥林巴斯以及富士等品牌内镜,如果需要买对应的治疗内镜医院成本过高;因此,为了避免内镜检查过程中多次更换治疗镜及接头,有必要设计一种操作便捷且功能多样的接头。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9236224 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内镜下使用一次性集成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的上端固联有一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有与接头本体内部相连通的开口,接头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阀,接头本体的侧壁于所述单向阀的下方开设有注液孔;使用时,内镜下治疗时所使用的器械穿过该依次转过一字型开口和单向阀后伸入体内;通过注液软管注入水或者药液。由于这种接头的上弹片和下弹片的是平行的,在内镜下治疗时所使用的医疗器械穿过一字型开口,并从单向活瓣的上弹片和下弹片之间伸入人体内时,很容易使得上弹片或下弹片超过其弹性限度的范围内而失效,当取出医疗器械时导致单向活瓣的上弹片或下弹片无法自动回弹复位,且上弹片与下弹片接触面不够,容易出现液体回流,内镜检查时经常有患者腔内处于充气的状态,出现人体腔内的气体或液体向外喷溅的现象,污染医护人员的环境,不利于医护人员自身防护,该设计不能有效的避免液体向外喷溅的现象,此外,注液管上的止流夹有时并不能有效地夹紧注液管,不安全可靠,人体有可能会出现回流的现象,造成连接处的注水使得药液污染,而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注水以及注射药液时,患者胃腔处于充气状态,压力较大,极有可能液体从内镜通道以及注水通道倒流喷出,不能有效的达到液体单向的从内镜通道流入病人体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一次性双通道内镜接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双通道内镜接头,包括一帽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帽本体正上方设置有活检孔,所述活检孔内设置有活检管,所述活检管上设有第一止流阀,所述活检管上设置有开口,所述活检管的内部设置有单向活瓣,所述单向活瓣包括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台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自由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台阶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台阶,所述第一定位台阶与所述第二定位台阶搭设布置,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活检管两侧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向下倾斜延伸而形成V型结构,且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之间为可分离地连接,所述帽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位于所述活检管的下方,所述注液孔内设置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上设置有第二止流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开口的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之间为面接触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以及所述第二弹性件均为橡胶材质弹性件,所述帽本体以及所述活检管为一体成型结构,且所述帽本体以及所述活检管均采用塑料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的横截面呈一字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超娟,未经杨超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990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果包装箱运输居中校正机构
- 下一篇:一种药剂科用的药物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