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复合薄膜层以及显示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99342.7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3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钟海政;王晶晶;柏泽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致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杨晓云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钙钛矿 量子 复合 薄膜 以及 显示 背光 模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复合薄膜层及显示背光模组。该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复合薄膜层包括钙钛矿量子点发光层、粘合剂层和阻隔膜层;所述阻隔膜层包括第一阻隔膜层和第二阻隔膜层;所述钙钛矿量子点发光层与粘合剂层均位于所述第一阻隔膜层和第二阻隔膜层之间。该复合薄膜层具有生产成本低,发光效率高,稳定性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复合薄膜层以及显示背光模组,属于显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生产生活需要大量的信息处理和传递,这就需要各种形式的信息显示介质来承载、显示、传递信息。显示器作为信息展示的载体,在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也对显示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示技术历经阴极射线管成像技术(Cathode Ray Tube,CRT) 和等离子显示技术(Plasma Display Panel,PDP)发展到现在主流的液晶显示技术(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与飞速发展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和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QuantumDots Light-Emitting Diode,QLED)。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文字和简单图片的显示已经不能满足大众获取信息的需求。高分辨率、高刷新率、高响应速度、高色域的显示器才能满足未来的应用要求,是显示技术发展的方向。其中高色域是对显示器性能影响最直观的指标之一。日常工作、生活中显示器除了显示文本、视频外,还要处理各种格式的照片和图像,这要求所使用的显示器在色彩显示领域必须性能优异。所以,用于显示照片的显示器必须具备很好的色彩还原能力,显示器的色域范围必须足够宽广。色域范围越大呈现出来的颜色就越饱满,还原物品真实色彩的能力也就越强。日新月异的显示技术,经历了数代变迁,但每一代新技术的出现都从未离开过新材料的发展。量子点发光材料催生的量子点背光显示技术,是将量子点材料应用于LCD背光结构中,利用量子点材料的窄发射光谱优化LCD背光中的光谱成分,提高液晶显示器色彩表现力。钙钛矿量子点,具有室温溶液法制备、容易加工、颜色可调、量子产率高等突出特点。作为新型的发光材料,发光峰窄、发光颜色可调的特点使其非常适合应用在显示器领域。量子点的色彩表现十分优秀,能够将色域度提升50%,亮度有效提升30%~40%,为用户带来更鲜艳真实的色彩,可与OLED色彩饱和度优势相抗衡。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QLED成分主要为CdSe类材料,毒性大,成本高;钙钛矿类量子点绿光材料成熟,红光材料还未有使用产品。钙钛矿类量子点产品用于显示中背光主流由蓝光LED+绿光钙钛矿量子点材料+红色荧光粉组成。该结构中钙钛矿量子点与荧光粉的组合,会造成光均匀性差、屏幕刷新速率难以提高、制备工艺复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复合薄膜层,该转光材料为全钙钛矿量子点的产品,能够有效解决目前量子点背光技术面临的问题,且该复合薄膜层具有生产成本低,发光效率高,稳定性高的特点。
一种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复合薄膜层,所述复合薄膜层包括钙钛矿量子点发光层、粘合剂层和阻隔膜层;
所述阻隔膜层包括第一阻隔膜层和第二阻隔膜层;
所述钙钛矿量子点发光层与粘合剂层均位于所述第一阻隔膜层和第二阻隔膜层之间。
可选地,所述钙钛矿量子点发光层包括红光钙钛矿量子点发光层和绿光钙钛矿量子点发光层。
可选地,所述复合薄膜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阻隔膜层、绿光钙钛矿量子点发光层、粘合剂层、红光钙钛矿量子点发光层、第二阻隔膜层。
可选地,所述复合薄膜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阻隔膜层、粘合剂层、绿光钙钛矿量子点发光层、红光钙钛矿量子点发光层、第二阻隔膜层。
可选地,,所述复合薄膜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阻隔膜层、粘合剂层、红光钙钛矿量子点发光层、绿光钙钛矿量子点发光层、第二阻隔膜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致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未经致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993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温可调的油炸机
- 下一篇:胃镜用防污物抗返流治疗巾